《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作为修道之人,要做一个明白人,眼睛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更要做到内外的和谐统一。有人说:人生得一双眼睛,天生就是向外看的,向内看,它什么也看不着啊?是啊,可人是有智慧的,智慧就是人的“慧眼”,有了“慧眼”就能看世界万物入木三分,也能把自己看透。在你们这个时代,学问或者知识已经多如牛毛了,你们通常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叫自然科学,另一类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的手段,而社会科学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学问。说到对人的认识,也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人的肉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人的精神的认识。对肉体的认识,中国有以中医为核心的理论,西方有以西医为核心的理论;而对精神的认识,则各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与宗教思想,也有自己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因此也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在对人的肉体方面的认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各国和各地区基本达成了一致,这要归功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对于精神方面的认识,则各有各的不同,当然对精神的认识包括了精神对肉体方面的作用。
卜卦的、看相的、摸骨的,可以说都是识人的一些方法,但对一般人来说,对他人的认识,还是要通过观察他人工作与生活中的所言所行来实现。不论对个体的人认识如何到位,如何深刻,但这些也都属于小术,只是识人的一些具体方法,还没有上升到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的高度。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最早而且自成体系的莫过于孔子。识人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对人认识的最根本规律。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出来,就具备了与天地相和谐,与世界万物相和谐,与其他物种相和谐的内在实质,善的核心就是和谐,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善”,既是道德伦理概念,即与他人和睦相处,不去有意伤害他人等,同时它又是一个哲学概念,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和谐关系。引申一点来说,我们说的人是地球上的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水、氧气等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同时这些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和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
上一章讲到人类创造新的物品时便会出现新的名称,同样,人类在认识精神上和人类行为上的事情时,也会形成各种概念,这些概念就是对人类认识的概括与总结。而能将知识归纳、总结并传递给下一代,这便是人类智慧的关键所在。这一章,我们将重点针对某些概念进行分析,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个辩证的认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聪明人,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明白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有力气的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强人。当今的年代,聪明、明智、智慧等概念,人们用起来有些混乱,按字的本来意思,聪是指听力很好,明是指视力很好,所以,聪明一词就是用于精力充沛、感知灵敏的人;智,是由于知识而来,一般来说,它用于有头脑的人;慧,是心灵很丰富的意思,它用于有修养的人。因此,智慧兼备,才是真正明白的人。
也许,现代人已经习惯了眼睛向外,很少有人“吾日三省吾身”了。他们,心里总惦记着升官发财,脑子里总在盘算着争名夺利,所有精力都放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堆积和个人欲望的满足上,即使他们为此费尽心血,也乐此不疲,而且他们还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其实,这样的聪明和强大是比较出来的,你的官职比别人大,你的财富比别人多,就好像你比别人聪明,你比别人强大。这样来看问题,确实是简单了些,你并没有回归到你的生命本质上来,没有回归到与社会相和谐的层面上来,你把自己独立于他人与社会之外,过于夸大自己的功劳,而忽视了他人及社会因素对你成功的作用。有了这样的认识,一般来说是不会长久的,即使能暂时地红极一时,但你在内心也不会得到安宁和快乐,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和所言所行与你自己的生命运行规律相违背,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违背。如同你不按音乐节奏跳舞一样,再使劲也得不到与音乐相和谐的愉悦感受。古人常说:“命也,运也,时也。”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其背后有很多因素在支持着,如果忽视了这些因素,你就会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而在这种心态下去“知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知人与自知,是认识人生意义的两个重要方面,不自知,也很难知人,不知人,也很难自知。
人的思维有个习惯就是:容易看见突出的和有缺陷的。当我们在观察他人时,也同样是这种情况,我们能很容易地看出别人的优点,特别是缺点,因为优点会让人感觉到舒服,就容易让人记住,而缺点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就会让人记得更加清楚,更加牢固,这就是人共同的特点。可人们在看人时,往往还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别人和自己脾气相投时,对他就百看不厌,当别人和自己脾气不投时,就会对他处处看不惯,这些都不能真正地“知人”,我们说的知人不仅要全面,而且要得法,得法就是要看到他人优点、缺点背后的诸多因素,要把他人放在他所处的环境下来考虑,而且知人不能以功利主义思想来当标尺,一旦你以功利主义思想来衡量他人,你就不能公正地、准确地来认识他人。一个人的优点、缺点也都是辩证的,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优点,也没有百无一是的缺点。知人,不是让你去利用人,去使唤人,而是要让我们与他人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即使他人有毛病、有缺点,要帮助他人改正缺点,发挥优点,这正是圣人“常善救人”之道理。
相对知人来说,自知则更难一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自知者明”。明,就是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甚至是自己的特点,明人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体验人生的意义。“不明”的人,会像无头苍蝇,到处瞎碰,在顺利的时候,趾高气扬,在不顺的时候,便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在有人吹捧的时候,便知天高地厚,在有人责骂的时候,便认为自己一钱不值,这些都是不自知的表现。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修身养性的文化,是内求法,“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对照社会的制度、礼仪、人伦道德去矫正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品性,从而达到与他人的和谐,达到与社会的和谐。如果能这样不断地反省自己,就能不断地了解自己,也能不断地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就会有个健康快乐、幸福美满的人生。自知难,难就难在能否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是一种涵养和美德。对的要听,有则改之;错的也要听,无则加勉。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一是过于自信或骄傲自满,以为真理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性格使然,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暴跳如雷。所以说,只有真正知人和自知者,才是真正的明白人。明白人是知道事物的两面性的,是知道事物的辩证关系的,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并不执着于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强大,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打仗中取得胜利,这些确实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非凡实力。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也只能说明你“有力”,并不能反映出你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当然,我不是说能胜人就不好,能胜人是具备了强者的一个方面,但真正的强者,是能做到胜人与自胜的统一。胜人相对自胜来说更容易一些,要胜人在物质和实力层面上就能实现;但要自胜,则要在精神层面和对道的认识上才能实现,而精神层面、道的认识上的自满,会阻碍人的进步和自我超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力再高,也高不过“道”的“内圣”之强。能胜人者可称得上是伟人,能自胜者才可称得上是圣人。历史上项羽可称得上一个强人,百战百胜,但正是因为他有霸气十足,恃才傲人,有勇少谋等性格方面的缺陷,最终他败在了刘邦手下。而刘邦则自知自己各方面都不突出,所以他能用心笼络人才,像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所以他才能得到天下,这就是因为他能战胜自己。其实,你们所处的社会上也有很多这种现象,一些企业、单位原本红红火火,然而在一夜之间就倒闭了,关门了,究其原因,就在领导的个性修养上:有的是因为不服气,与竞争者硬碰硬磕;有的是因为贪婪,制订了不切实际的计划;有的是因为不知容人,人才都跑走了,等等,这些都是因为领导人不能战胜自己而引起的。故此说,真正的强者,是胜人与自胜的统一。
“知足者富。”换句话来说就是:有钱不一定就富。富与贫,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富与不富,除了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主观感受。现在有些人说那些有钱人时,喜欢说人家“穷得只剩下钱了”,这虽然说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反映出人们对富的一种看法:知足常乐,知足即富有。有句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是说人对名利的贪求心永无满足,哪怕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切合实际。其实,这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人们的目光总是盯着自己还没有得到的,却忘记了自己已经拥有的。没有得到的就想得到,就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放到追求那还没有得到的财富上,而得到后,新的欲望又产生了,整个人生都消耗在艰难的物质追逐中。可以说“富”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人庸俗化了,“富”成了物质财富堆积的代名词,他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更有甚者,他们可以不顾法律法规的约束,不顾人伦道德的约束,不顾及他人死活,以卑鄙、残忍的手段攫取财富,制造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富不仁”。当然,我不反对创造物质财富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过多地强调占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不仅是让人们丧失平静安宁的心态,也会因贫富悬殊而出现社会动荡。因此说,个人的富与不富,要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要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相适应,更要与个人的精神财富相适应。像比尔·盖茨,那是真正的富,他是拥而不有,他自己留下了少量用于满足生活需要的财富外,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捐出去做慈善事业了。相反,一些贪官,他们家里藏着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现金,而又不敢露出来,这样的富又有什么意思?一旦东窗事发,命都不保了。
“强行者有志。”这里说的强行,不是强硬执行、施行的意思,如果把“强”字理解成强制性、强迫性,那就与整个《道德经》的精神相背离了,我们向来不主张人完全按自己的意志来行事,我们始终强调要把人的行为纳入宇宙这个大系统中来,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理。这个“强”字,还是延续上面那个“自胜者强”的强,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坚持修心养性不放,坚持践行自己人生理想,并不断战胜自我的人叫做有志气的人。对于修道之人来说,只有不断地净心正性,净化心灵,才能不断地认识真理,才能不断地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的更高境界。所以,人需要有志,这是对有为之法的称赞。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里的“其所”不是其所属,而是其所归属,也就是指其赖于存在或生存的根本。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失去其根本者可以长久;那些仁者、悟道者,在肉体死去后,他们的理想、信念、人品、精神,却永远为人们所称道、敬仰,这样的人才可称为长寿,即俗话所说“仁者寿”。这两句话是对这一章的概括和总结,前面几句谈到了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等问题,这都是修道中的具体方法,列举的只是几个方面的事情,但不是说修道就只有这几个问题,我想强调的是事物的两面性及其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失其所者久”是要我们系统地来看待自己的存在,我们能够存在是因为天地给了我们存在的条件,给了我们适应环境的本能。我们个体的人就像一个立体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各种“连线”与他人联系,与其他物质联系,并依此而将自己“系”在这个网络之中,这些连线也就是我们从外界汲取能量的通道,我们依据这些联系而存在,依据这些联系而成长,这就是我们的“其所”,不失去这些联系,不阻塞这些通道,我们就可以长久,就可以享尽天年。其实,死,也没有什么可怕,这是自然规律,每个生命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只是人的意识中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就担心“自我”的消失。花,年年谢,年年开,昭示着一年一年的轮回。可人的生命,好像是一去不复返。虽然说在很多宗教的生死观中,人的灵魂是可以轮回的,但人们还总是留恋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不知道花是否有“自我”意识,看他们纯然的样子,好像它们并不知道死亡的恐惧,它们落下了,回归于泥土,变成养分后又被花木所吸收,然后又开出新的花。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自然的眼里,人跟花是一样的,单个的花朵只不过是花草类里的一个细胞,单个的人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细胞。而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的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彻底更新一次,如人体的血红细胞大约 3个月更新一次,胃黏膜细胞大约 5年更新一次,骨骼细胞大约 10年更新一次,总体来说人体彻底更新一次的时间为 7年左右。这就是说,人在这一生中,从物质更新层面上来说,是死过几回,又新生过几回,只是人的自我意识没有变而已。人有自我意识,就会把单个的人看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往往容易忽视与外界的内在联系,就像花一样,它并不是单独的花,它离开草木是无法生存的。
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归于自然,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对个人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力,同样,我们回归自然,我们也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力,因为自然只把“过程”给了我们,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可以有所作为,即使要有作为,也是有条件限制的,你必须按照生命规律去行事,你必须按照自然赋予你的本性去行事,否则,你就是背道而驰,你就不能“久”,更不能“死而不亡”。在很多宗教里,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去天堂,去西方极乐世界;而那些坏事做尽的人,死后就要下地狱,遭受各种酷刑的惩罚。更有一些理论直接否定人今生今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来世上,这是我不能同意的,我认为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有其生存的意义。其实,从现代信息理论来说,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留下其活动的信息,这些活动信息始终都存留在自然的“记忆”之中,存留在大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