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泉
“开历史倒车”,这是长期以来我们理论界对老子思想的“定评”。可是,真理似乎不能由着人们的性子,想捏个什么样子就捏个什么样子,而是必然地要显现其本来的面目。如今国门内外,老子思想已经无可掩抑地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辉。
老子思想为什么在长期遭到漠视与误解之后会重放异彩?1992年,我在拙著《人类向何处去》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它不符合人类以往社会的要求,却符合人类理想社会的方向。”这就是说,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老子思想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社会基本上就是老子思想的具体化。
《道德经》寥寥五千言,内涵却极其丰富,涉及宇宙本体、天体演化、思维哲理、自然生态、国家治理、社会风尚、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诸多方面。由于广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在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3页),所以本文仅涉及其中这方面的内容。
本文所引用的文字,除注明出处者,全部引自《老子》和《庄子》,恕不逐一注明。
一、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老子人文思想的核心在于“无为”二字。就本质而论,“无为”者,“无违”也,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规律的意思。至于有些人将“无为”误解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实在与其本意相去了十万八千里。
要想顺应自然规律,就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律。不然的话,要想顺应也无从顺应。而最根本的自然规律,莫过于宇宙的法则,也就是“天道”。
按照老子的观点,宇宙间最伟大的是“道”。这“道”,既指宇宙之本原,也指宇宙的根本法则。说“道”是宇宙之本原,因为它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天地赖以形成之母体(“先天地生”,“为天地母”)。说“道”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因为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必须遵循它,效法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为什么天地万物都必须遵循“道”、效法“道”呢?因为“道”是宇宙的总称,是最大的天体;“天”指日月星辰,也就是人们所感知的这部分宇宙,是其次的天体;“地”指人类所在的地球(大地),是再次的天体;至于“人”,虽然自诩为“万物之灵”,但作为天体,则属于小之又小的天体。这样,“人”作为地球上的生物,其活动应当遵循整个地球的客观规律;“地”作为“天”所包容的小天体,其运行必然遵循“天”的客观规律;“天”作为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其运行必然遵循整个宇宙的客观规律,也就是遵循“道”的法则。那么“道”又遵循什么呢?《老子》说:“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即“自己生成”之意。因而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行演化。
老子之所以主张“无为”,就因为“天道”本身是“无为”的。对于“无为”思想的表述,老庄针对不同的问题有各种具体的提法。其中最概括最精辟的表述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译成白话,就是:繁衍了而不据为己有,滋养了而不引以自恃,统领着而不以主宰自居。
这三句话是非常值得品味的。我们不妨仔细地想一想:万事万物有哪一样不是宇宙所造化?但同时又有哪一样事物不是自生自衍呢?万事万物有哪一样不是宇宙所成就?但同时又有哪一样事物不是自成自长呢?万事万物有哪一样不受宇宙的制约,但同时又有哪一样事物不是自运自行呢?
我们若是到野外去观察一只野兔。乍一看,野兔是自己繁殖,自己成长,自己在那里活蹦乱跳。细一想,野兔得以生成,正是宇宙的造化;野兔赖以生存的食物、水分、土地、阳光和空气,全是宇宙的赐予;野兔无论生老病死还是一饮一食,全受宇宙的制约。然而宇宙对野兔,一没据为己有,二没自恃有恩,三没干预其一举一动。这就叫“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正因为不去故意施为,反而无所不能作为。
万事万物都遵循宇宙的根本法则,这是宇宙的共性;同时,万事万物又都按照各自的特定方式和特定规律发展变化,这是事物的个性。万事万物都具备宇宙的共性,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特有的个性;共性不妨碍个性,个性不冲突共性;七彩同辉又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又浑然一体。这就是“无为”的精髓,也正是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的本旨。
这个本旨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类在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的时候,都应当顺应自然法则,而不应当违背自然法则。这,正是我以“无违”解释“无为”的缘故。
众所周知,太极图由“阴阳鱼”组成,而且“阴鱼”的眼睛是白的,属阳;“阳鱼”的眼睛是黑的,属阴。对此,若作个最概略的解释,就是: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②两个对立面之间,又是彼此包含、互为前提的;③两个对立面的协调统一,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两条“鱼”的内边不交叉,不分离,首尾相抱,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构成一个正圆,象征着最大的和谐。
平心而论,应当说太极图是“对立统一规律”最简练、最精当、最生动、最形象的表述,而且比黑格尔的辩证法要早2300多年。其前两点内涵,揭示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即“一分为二”;而第三点内涵则揭示了对待事物和处理事物的方法,即“合二为一”。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一提到“对立统一规律”,人们只想到“一分为二”,极少有人想到“合二为一”,实际上成了只讲“对立”而不讲“统一”。其实,这第三点内涵特别重要,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这第三点内涵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重要原理:在一个统一体内,凡是有利于对方的,就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因而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就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因而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这,就是我从太极图的内涵引申出来的“太极和谐原理”。
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运用于一个家庭的夫妻之间、一个学校的同学之间、一个单位的同事之间、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领导人与民众之间)、整个国际社会的国家之间,还是运用于地球生态圈的人与自然之间,都是百试不爽、绝无例外的。甚至可以说,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这就是“无为”思想所包含的普遍真理,也是“无为”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原理。
当今世界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寻根究底,不就是因为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吗?因此,要想从以掠夺自然、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工业文明”转向以保护自然、营造自然为特征的“生态文明”,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多说吗?
二、老子主张无为以治世
关于怎样治理社会这个问题,法家主张刑律,儒家宣扬礼教,老庄则崇尚无为。
所谓“无为之治”,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译成白话:处理事物顺其自然,施行教化不托空谈。任万物按其自身的规律发育生长而不造作事端,让万物繁衍生息而不据为己有,恩泽万物而不矜恃,大功告成而不自居。像这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便能“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缮然(宽缓、坦荡之意)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段话中需要解释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并非很多人所误解的“法网”,而是指维系天地万物的纲纪(其实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则)。“恢恢”是形容“天网”之极其广大。“疏而不失”是说“天网”宽宏大度,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而其制约力却无所不在。“感觉不到”又“无所不在”,似乎有点费解。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地心吸引力便可看作一种“天网”,人与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受着它的吸引,却又全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像这样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即所谓“疏”;同时,人与万物又莫不受其制约,故所谓“不失”。试想,如果有谁在治理国家方面能像地心吸引力那样“疏而不失”,该是多么高超而娴熟的领导艺术?
当施政宽厚的时候,民众便诚朴;当施政苛察的时候,民众反而变得狡诈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当天下承平、没有战乱的时候,马匹被驱赶着用来平整土地;当天下昏乱、战事频仍的时候,军马连产驹也不能回到马厩里而只能生于郊外(“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自然的规律,是减去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可是人们行事就不这样,是减损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民遭受饥饿,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侵吞赋税过多。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养生太优厚(“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生生之厚”)。
正因为大道废驰了,才有人了出来推崇仁义;正因为智慧出现了,人际关系才变得越来越虚伪;正因为家庭不和了,才有人出来提倡孝慈;正因为国家昏乱了,才有忠臣显现出来(“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其中的“焉”字,在这里作“于是”解。对好事给予奖赏,对坏事予以惩罚,以至于施行种种严刑峻法,是对民众施行教化遭到失败的结果(“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正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以及严复补充的“礼失则刑生矣”。等到事态发展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严重不公地步,那么,即使以高官显爵来悬赏也激发不了积极性,即使以刀斧刑罚相威吓也禁绝不了犯罪行为(“虽有轩冕之赏而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所以,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是知道他而已;次一等的,民众便爱戴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民众会畏惧他;再次一等的,民众则轻蔑他(“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无为之治”强调的是为政不贪求,于民不骚扰,社会就自然走上正道了(“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之治”的特点是管得宽松,管得自然,管若未管,不管而管。可以说,“无为之治”是最高层次的政治学和管理学,古今中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管理模式能够与之媲美。然而,这种“无为之治”离不了一个前提:即统治者不纵贪欲。否则,如果统治者贪得无厌,势必横征暴敛,东征西讨,等到引起民众的反感和反抗之后,想搞“无为之治”也办不到了。
三、老子主张无为以养性
在个人修养方面,老庄的“无为”思想集中体现于“不争”。老庄认为,最高的德行好像水,水竭诚地便利万物又不与它们相争,甚至甘愿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的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关于“不争”的具体含意,老庄说,圣人是不积蓄的。完全用来为人民,自己就越是富有;完全拿去给人民,自己就越是充裕。天道的准则,是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圣人的准则,是只求施为而不与人争(“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掌握大道理的人不宣扬自己,最善于辩论的人不靠言辞来修饰,最仁爱万物的人并不故意施恩,最廉洁的人并不故作谦让,最勇敢的人并非凶神恶煞模样(“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口廉,大勇不忮。”)。不刻意拔高而高尚,不侈谈仁义而修身,不贪图功名而治世,不隐居江海而悠闲,不修道练功而长寿,一切都无萦于心,一切都充实不虚,恬淡无比而诸多美好的事物都跟随不舍。这是天地的作为、圣人的德行(“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圣人不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不会遭到失败;不贪图身外的功名利禄,所以不会有所失落(“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真正的高人是没有自己的,真正的神人是不显功力的,真正的圣人是不求虚名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超越了时空,与天地浑然一体,与万物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列御寇》有这样一段趣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予此,何其偏也。’”译成白话: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棺材,把日月当美玉,把星星当珍珠,把万物当礼品。我的丧葬物品岂不是齐备了吗?何须再添什么呢?”弟子说:“我是担心乌鸦、老鹰吃你的肉呀!”庄子说:“放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被虫子、蚂蚁吃,你一定不让乌鸦、老鹰吃,而只给虫子、蚂蚁吃,怎么这样偏心呢?”这是何等豁达的人生,又是何等透彻的修养!庄子真不愧与老子齐名,他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而且以自己的行为表率了“无为”之为。
老庄主张不过分安乐,不过分享受,不过分行事(“去甚,去奢,去泰”),认为五彩缤纷反而使人眼花缭乱,鼓乐齐呜反而使人听觉不聪,珍馐佳肴反而败人口味,纵马追猎更令人心神发狂,奇珍异宝难免诱人犯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金玉满堂,谁也守持不住;富贵骄横,自己招来祸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四、老子主张无为以待人接物
在待人接物方面,老庄的“无为”思想同样集中体现于“不争”。老庄推崇柔弱,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才是最强大的,它能在天下最坚硬的物体之中纵横驰骋,能从无形可见的地方钻出来,能从无隙可乘的地方钻进去,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托空谈的教化,“无为”之为的益处,天下难有比得上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了解别人的人固然聪明,而了解自己的人才真正高明;能战胜别人的人固然有力,但能战胜自身贪欲的人才真正坚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正因为他与人无争,天下才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川溪谷之王,就因为它总是处于最低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必须强调一点,即老庄所推崇的柔弱,绝非忍气吞声的懦弱,而是基于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理解所奉行的“不争”。正如老子所说,这是懂得世人的刚强而保持自己的柔弱,洞悉世人的明察而保持自己的木讷,领会世人的尊荣而保持自己的卑下(“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清朝郑板桥写过一个很有名的横幅:“难得糊涂”,惹得许许多多的人买来悬挂室中以示风雅。倘若其人果真领略这“糊涂”之旨,懂得这“糊涂”之难,自然别有妙趣;反之,若是糊里糊涂地跟着别人挂“糊涂”,岂不更见其糊涂?
关于交友,《庄子》有两句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为什么呢?就因为真正的友谊不是利害关系的结合,贵在一个“诚”字,形式上像水一样平淡,情谊却亲密无间;虚假的友情相互都有所贪图,重在一个“利”字,表面上像甜酒一样令人陶醉,其实并无真情可言,只要利害一冲突,关系一破裂,彼此便绝情如路人,甚至反目成仇。
对待事物,“无为”思想主张符合人性、顺应自然,反对矫揉造作。老庄认为,需要靠铁钩、圆规、直尺来理正的,是损伤其本性的作法;需要用绳捆、胶粘才能牢固的,是扭曲其本性的作法;为礼乐而周旋,把仁义来张扬,用这种方式来熨贴天下人心的,这已经失去了他的常态(“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口句 喻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这就像野鸭的腿虽短,给它接长了反而带来忧愁;鹤的腿虽长,将它截短了必然造成悲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在待人接物方面,“无为”思想主张对一切人和一切物都不遗不弃,因为世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人和绝对无用的物。老庄指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 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那滋养荷花之污泥的价值不也是值得肯定的吗?因此,一个真正合理的社会,就应当让一切人都尽展其才,让一切物都尽利其用,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五、老子思想是建设人类理想社会的一大思想宝库
综观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的确确是深富哲理的精妙理论,是符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个人类社会正确发展方向的思想学说;对于克服当今世界的种种危机以及建设人类美好的理想社会,是一大思想宝库。
然而,“无为”思想如此精深美妙为什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这除了它自身的一点缺陷,还因为时代的局限,而后者才是关键之所在。
就其本身来说,它的文字太深奥,义理太幽玄,致使广大民众难以透彻理解和全面领会,结果成了学术界少数人的“专利”,而且产生了诸如将“无为”同“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因循守旧”、“逃避现实”、“开历史倒车”之类划上等号的普遍误解,这是非常遗憾的。此外,它的系统性不够,显得有点支离破碎,这也大大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理解与领会。
至于时代的局限性,与其说它落后了时代,不如说它超越了时代。这个提法,也许是许多人(包括许多学者)所不能同意的。看来,这个问题需要多费点笔墨了。
说它不符合以往社会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二是不利于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老庄思想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是因为其“无为之治”必须以统治者的不纵贪欲为前提,这能有几个统治者做得到呢?中国的历史上,除了西汉的“文景之治”有那么一点味道之外,其余大都嫌“无为之治”碍手碍脚。在古今的社会中,统治者的意志是举足轻重的,不受统治者喜欢,自然得不到重视和提倡。
如果说上面这一点有些“唯心”,那么下面这一点就纯系“唯物”了,即老庄思想不利于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其“无为”、“不争”的整个思想体系都不符合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最集中的表现则在于它那“小国寡民”的主张。《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民众都能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饰,乐于他们的风俗,安于他们的居处;邻国能够互相眺望,鸡鸣犬吠彼此都能听见,人民活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如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生产力还怎么发展呢?这大概就是人们批评老庄思想“开历史倒车”的主要根据了。
既然承认老庄思想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何又说它超越了时代呢?
从浅处看,“小国寡民”那种田园式的安宁生活,不符合人们以往追求物质享受的愿望,却很符合当代“回归自然”的愿望。
“物极必反”包括两重含意:一是说事物只要发展到极点就会转向自身的反面;二是说事物只有发展到极点才能转向自身的反面。
为什么“回归自然”会成为当代一股强劲的思潮,而且首先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因为随着社会进入“工业化”、“后工业化”,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已经达到十分危急的程度,人们越来越深切地体验到繁华的弊端,才转而怀念和向往昔日横遭破坏的纯朴与安宁。
“回归自然”究竟回归什么?正是回归那天然未损的生态环境和那纯朴未染的人际关系。就实际而言,正是向《老子》思想的复归。可惜人们目前对此还只是一种切身的感受和自发的愿望,远未提高到自觉的认识,因而回归的愿望虽好而回归的方式却不对——应当营造自然以求回归,不应当追逐自然以求回归。像目前这样回归一处,破坏一处,将来岂不是没有自然可供回归了吗?
可以断言,“回归自然”不仅是当代社会一股必然出现的思潮,而且必将成为今后社会一股日趋强劲的思潮。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将惊异地发现,2500多年前的老子正站在历史的前方朝他们亲切地招手。
往深处看,“无为”思想所包含的种种观念,几乎全都与当时乃至与今天的社会观念相反。可是,这并不是由于“无为”思想有什么理论错误,恰恰是因为其理论之精深。这也许就叫做“正言若反”吧。
直观的、粗浅的道理,人们很容易接受;本质的、精深的道理,人们往往反而以为是错的。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地心说”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其实“日心说”更正确;普通逻辑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就本质而论,辩证逻辑更正确;“欧基里德几何学”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但对于高层次的研究(尤其对太空领域)来说,“非欧基里德几何学”更正确,等等。
《老子》说,懂得了“道”好像反而变得愚味了,循“道”而进好像反而在往后退,真正的坦途好像反而崎岖,崇高的德行好像反而低下,广大的德行好像反而欠缺,刚健的德行好像反而软弱,质朴的德行好像反而不坚定,最大的洁白好似污黑,最大的方正并无棱角,最大的器物不成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页,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如果说“道”是老庄的宇宙观,那么“无为”便是由这种宇宙观所决定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总合起来就是老庄的整个思想体系。这“无为”、“不争”,正是实现全面和解(即恩格斯所主张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前提,而惟有这种全面和解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所以说,《老子》思想符合人类社会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
然而,由于这一思想体系之精深与奥妙,老子直言不讳地说,只有最高智慧的人,听了之后才努力地遵循它;中等智慧的人,听了之后往往半信半疑;至于低等智慧的人,听了之后反而大肆嘲笑。不遭到这部分人的嘲笑,也就不够资格称为“道”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曾不无感慨地说,我的话其实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竟然没有谁能够理解它,没有谁能够实行它。言论有原则,事物有主体。就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稀少,取法我的人难得,因此圣人犹如外面穿着布衣服,怀里珍藏着美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当今世界的危机重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意识到目前这样无选择无节制地发展经济并非人类社会的最佳途径,甚至不是正确途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而老庄思想的光华,也才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叹与信服。
可以断言,离开老庄思想,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生态文明。
(注:本文绝大部分内容引自拙著《人类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