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百家讲坛观后感]千古圣贤之老子1200字
|
年前看了老子的光盘,早就想写这一篇了,今天才有时间。这里就不做对联献丑了,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几句作开头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西游记》中那个将孙悟空扔进八卦炉中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太上老君就是走上神坛后的老子,太上老君就是道教所信奉的神,虽然他被后人供为神,但他一生都追求真理,是个无神论者。民间传说他的出生就很离奇,据传一日老子的母亲李氏在河边洗衣服,正又累又渴时,见上游漂来一个黄橙橙的李子,于是便拾起吃下,不想从此便怀上了身孕。81年后(大概推算时间在公元前571年)的农历2月15日,天空忽然电闪雷鸣,怀孕81年的李氏终于在一棵李树下生下了一个奇特的婴孩,因为这个孩子天生白眉白发、一副小老头的模样,人们就叫他“老子”,老子真名李耳,字聃。话说老子出生后天空中下来九条青龙亲自为他沐浴。
老子生存年代的初期是公元前6世纪的周朝,正值中华大地百家争鸣、弱肉强食的年代。老子曾在周王朝宫庭做过文职工作,相当于今天的记录员,当时大臣们面见皇帝是不能坐的,老子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就准许他可以靠着殿内的柱子作记录,当时称“柱下使”。所以今天所有的道教内都能找到一根铁柱子,就是这个来历。也有人把这根铁柱叫做“赶山鞭”,是缘于这样一个传说,说当年中原大地处处都是险峰高山,老子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铸成一根巨大的铁柱,朝向大山“叭!叭!叭!”的抽了三下,只听“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地陷,从此中原大地一马平川、畅通无阻。所以后人把这根铁柱叫“赶山鞭”,老子也成了冶炼业的祖宗。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灭,王子朝逃往楚国,用今天的话说55岁的老子失业了,回到了家乡(可能是务农吧,这一段没看仔细)。这时比老子小20岁的孔子曾拜访过老子,向老子请教学问,典故“孔子问李”就是这样来的。孔子将老子比做“龙”,来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测、难以着磨。二人见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说:“逝者如斯乎”,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信奉“礼教仁义”的孔子与一心想“回归自然”的老子两位圣人之间的交流,为后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铺下了奠基。
公元前492年的一个周末,年近百岁的老子骑着一头青牛由东向西行来,站在不远处函谷关上的人只见东方升腾着一团紫气向这边飘来,断定必有贵人经过。不久身穿紫袍的老子就到了函谷关,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预示着将有贵人前来。县令将欲西隐的老子苦苦留下,就在这里,老子写下了他的传世宝作——《道德经》。2世纪中叶(没记错的话,不是在公元前),一个叫张道陵的小官吏见到了这本书,如获至宝,奉为圣书,将老子称为太上老君,创建了道教。(还一直以为老子是道教的鼻祖,原来是这个叫张道陵的人创建了道教)。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今天在中华大地已广为流传。老子的《道德经》也成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和标准。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读老子,不知中华文化”。自从十九世纪中期《道德经》被译成法文在法国发表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无数种语言的版本了,成为外国人研究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重要读物,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点击数:5307 录入时间:2013/5/1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