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传》讲:万物幼稚的时候,不得不抚育,所以接下来是需卦。
圣人后其身篇 —— 需卦 第五
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 ▂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 ▂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老子曰:天长①地久②。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③先,外其身而身存④。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说:天是抚育万物的,地是承载万物生长的。天地之所以能抚育并承载万物生长,是因为它们不自私,所以能抚育众生。所以圣人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却奋勇争先地承担为民为国的大任;圣人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却积极承担抚育众生的重任。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内心的宏愿。
需卦象征心怀诚信地祈雨,如能光大德行,亨通,坚守正道吉祥,利于率领民众建立伟业。
《象传》说:云在天上,是干旱之象。君子体恤民生放弃宴乐,四处祈雨。
老子说:天是抚育万物的,地是承载万物生长的。
初九,在郊外祭祀祈雨,保持恒心是有利的,而不求全责备。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抚育并承载万物生长,是因为它们不自私,所以能抚育众生。
九二,在沙坛上祭祀祈雨,受到小小的非议,最终是吉祥的。
老子说:圣人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却奋勇争先地承担为民为国的大任。
九三,在土坛上祭祀祈雨,招来了反对。
老子说:圣人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却积极承担体恤众生、抚育众生的重任。
六四,用牲血祭祀祈雨,就要从自家的土室捐出牲畜。
老子说: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内心的宏愿。
“需”字,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写为“ ”,上面是雨;下面是天,这个“天”字写得又像是人,是雨在天上,人们祈求下雨的意思。
上古时期,科技水平不发达,没有降雨弹,面对干旱少雨,当时的人们认为能够人工降雨的办法就是祭祀祈雨。《诗经·大雅·云汉》讲“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这是讲周宣王时,天下持续大旱,烈日炎炎炙烤大地,万里干枯,民不聊生。周宣王从郊外到宗庙不断地祭祀祈雨,上祭天下祭地,没有神灵不受到祭祀,不吝啬用牺牲去祈祷下雨。
需卦的卦象是云在天上,是干旱少雨之象。在这自然条件恶劣时,当政者该如何做呢?是只顾自己酒醉饭饱而不顾天下苍生的苦难,还是体恤民生的艰危,积极投身于拯救民众疾苦的抗旱中去呢?《象传》说:云在天上,是干旱之象。君子应该体恤民生放弃宴乐,四处祈雨。所以,为了民生,有道义的执政者从初九爻到九五爻,不停地在郊外祭祀祈雨、在沙坛上祭祀祈雨、在土坛上祭祀祈雨、捐出宝贵的牲畜用牲血祭祀祈雨,目的是为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民解困。这作为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抚育众生的宏愿。所以老子说: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内心的宏愿。
虽然祭祀祈雨没有科学性,但它朴素地反映了为民解困的积极态度。随着人们科学知识的增长,人的认识和行为也越来越趋向理性,但在困难时期,积极为民解困的态度是始终不能摒弃的。《晏子春秋》讲:齐国遇到持续的大旱,齐景公召集群臣问道:“天不下雨已经很长时间了,百姓有饥荒。我让人占卜,卜人说高山大河之神降下灾祸。我想征收点赋税来祭祀灵山,可以吗?”
群臣没有回答。晏子进谏说:“不可以。祭祀灵山没有用。灵山以石头为身躯,以草木为毛发。天久不下雨,它的毛发将被晒焦,身躯将被灼热,它难道就不想下雨吗?祭祀它没有用。”
齐景公问:“如果不祭祀灵山,我想祭祀河神,可以吗?”
晏子说:“不可以。河神以水为国,以鱼鳖为百姓。天久不下雨,山泉水浅,百川枯竭,河神的国要亡了,它的百姓要灭绝了,难道它不希望下雨吗?祭祀河神有什么用?”
齐景公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晏子说:“国君您诚恳地走出宫殿,到受旱灾的地方去,跟灵山河神分担灾患,巡视灾情救助百姓,也许很快就会下雨!”
于是齐景公走出宫殿,巡视灾情,吃住在荒郊野外。三天后,天果然下了大雨,百姓全都得以播种了。齐景公说:“晏子的话真好啊!怎么可以不听他的?他是有功德的。”
【注释】
①长zhǎng:抚育。
②久:支撑、承载。“久诸墙以观其桡也。”——《周礼·庐人》
③身:担任。“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④存:抚育;体恤,慰问。“存,恤问也。”——《说文》
(作者声明:请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