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体论哲学的起点是万物如何成为万物本身这个基本的哲学问题。由于超越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老子在古代十分有限的知识积累下,运用其理性直观的思维模式,对"有"、"无"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形成了中国式本体论哲学的基本特色。《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老子哲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在那样一个人类心智渐开的时代,老子就有了对世界本原问题的透彻理解。"道"与"有"、"无"是本体论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许多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基本哲学概念都与老子哲学有着相似之处。
老子哲学中除了"道"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外,还有"有"与"无"这一对哲学范畴。从一定程度上说,"有"与"无"这一对哲学范畴正是"道"演绎其基本逻辑的"剧场"。弄不清老子哲学中"有"与"无"的含义,也就意味着不能把握老子哲学的实质。
不少研究老子哲学的人,通过不同断句的方式来解读老子哲学,常常会有不同的解释。由于中国汉字易生歧义,让人们有不同的释读方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老子》第一章中的文字,任何一种现代翻译方式都似乎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老子哲学的实质--我们必须首先将老子理解为一位对宇宙本原有着深刻研究的哲学家,并且应该将其对于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理解为老子哲学中最主要的部分。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老子》甲本和乙本,两种本子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流行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次序不同,而与韩非子《解老》的次序相同。有人据此认为,《老子》的思维路径,是由"无为而无不为"的伦理道德政治观点上升到哲学观点的。然而,1993年郭店楚简出土的《老子》却是不分章节的,排列顺序与帛书及今本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子》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是经过人为编辑的。我们甚至可以推论,最早版本的《老子》也许和片言只语式的《论语》相差无几。《老子》第一章将"道"与"有"、"无"这一组概念铺陈开来,足见人们(包括后世《老子》的诸多"编辑"者们)对于"道"与"有"、"无"之间"非同寻常"关系的认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可以理解为:"道"是可以说得出的,但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可以称呼它,但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能理解的名字。"无",称为万物的开端;"有",称为万物的根本。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去体察它的奥妙;应该从万物不变的根本去体察它的存在界限。"有"与"无"这两个方面同出于一个东西,而名称不同,同样都是深远莫测的。探索它们的深远莫测,是认识万物存在奥妙的路径。那么,在老子哲学中,"有"是如何成为"有"的,"无"如何成为"无"的呢?
"有"可以看作是从物质形态中抽象出来的哲学概念;而"无"可以看作是从非物质形态的虚无中抽象出来的哲学概念。"有"与"无"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它们都统一于"道"之中。
老子本体论哲学的起点是万物如何成为万物本身这个基本的哲学问题。由于超越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老子在古代十分有限的知识积累下,运用其理性直观的思维模式,对"有"、"无"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形成了中国式本体论哲学的基本特色。老子是如何感知"有"与"无"的呢?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无",要体察到它奇妙的地方--完全虚空状态的"无"究竟是什么?对于有形物质的"有",要体察到它存在的"边界"。 "有"与"无"是一对矛盾,人们从"无"的体察中感知到"有";从对"有"的体察中感知到"无"。
纯粹的"有"是不可思议的存在物,纯粹的"无"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 "有"、"无"是相对存在的,两者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虽然称谓不同,但都起源于并且统一于最高的"道"之中。"道"与"有"、"无"本身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知就里"地存在于人们面前,同样都是"玄之又玄"的存在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有"的理解是容易的,人们不过想像着它是如何起源的,它最初的唯一状态如何就可以了--它总是以"实有"的一切为基础;而对于"无",人们反而因为其难以把握而失去了"想像力"。
"无"究竟是什么呢?"无"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呢?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法国]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写到:"因此无论如何应该有一种存在(它不可能是'自在'),它具有一种性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以其存在承担虚无,并以它的生存不断地支撑着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到事物中。但是这个'存在'相对虚无应该如何存在才能使虚无通过它来到事物中呢?首先应该看到,上述的存在相对于虚无而言不能是被动的:它不可能接纳虚无;虚无如果不通过另一个存在也不可能进入这种存在--这将把我们推至无限。但是另一方面,使虚无出现在这世界上的存在不可能产生虚无而对这种产生活动漠不关心,就像斯多噶式的原因产生结果而不改变自己那样。一个完全肯定性的存在在其自身之外维持并且创造一个超越的存在或虚无,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使存在能超越自身走向非存在的存在中什么也不会有……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在它的存在中,其'存在'的虚无成为问题;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应该是它自己的虚无。因此要理解的不是有一种虚无化的、反过来要求以存在为基础的活动,而是一种所要求的存在的本体论特性。有待于认识的是在哪一个敏感而微妙的存在领域里我们将遇到那种是其自身虚无的存在"(《存在与虚无》第53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道"是如何通过"有"与"无"的对立统一而存在的呢?
"有"与"无"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道"的功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三十根辐条共用一个毂,(因为)在毂中有空洞,车才能起到它的作用。用粘土做成器皿,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器皿的可用之处。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在它相对空虚的地方,才是房屋所要使用的处所。所以,相对的实体--"有"之所以能够带给人很多的便利,是因为相对的"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与"无"在实体与空间上的变化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老子》第二章有"有无相生"的说法,意即万物通过"有"与"无"的对立统一而产生变化。《老子》第二十五章描述了"道"处于运动中的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无声无形,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作为万物的本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取名为"大"。它广大无边,就运动不息;运动不息就广阔辽远;广阔辽远就回归本原。从《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道"的运动状态,以及实体在空间运动中的不同状态。只有将"有"与"无"统一于"道"之中,才能正确地理解老子的本体论哲学思想。我们认为,老子的本体论哲学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中国哲学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
众所周知,在老子之先,中国古代就有了"群经之首"--《易经》,该书以占卜的方式沟通天人关系,并且形成了宗教领域内关于宇宙与人生的认识圆圈。据说曾是"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庄列传》的老子,显然有机会通晓易经等"古之道术"。有人认为《老子》、《易经》同源,这是很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就是哲学化了的《易经》。我们不得不说,《老子》中的"有"与"无"及其关系同《易经》中的阴阳两爻及其组成的64卦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规律有着内在的联系。《易经》对中华民族思维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在于它以符号的方式,将"天"、"人"关系放置在众多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二元论关系思维模式。我在《<易经>与中华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一文中详细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思维模式正是"有"、"无"二元论。然而,今本《老子》第四十章却有这样的表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老子》第一章中的论述显然是矛盾的。两千年来,人们虽然明显地觉察到其中矛盾之处,然而由于缺少有力的证据而无法使此问题得到合理解释。直到郭店楚简出土,问题的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楚简《老子》甲本中有这样的论述:"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原来 "有生于无"中的"有"乃是承上文"天下之物生于有"中的"有"字衍生出来的,老子哲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有生于无"之命题,"有"、"无"统一于"道",两者不存在本末先后贵贱问题。但是,楚简《老子》中这一重要发现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仍有不少人认为:"简文此句句首脱'有'字",即"生于亡"句首脱"有"字,仍然坚持传统"有生于无"说法。"有"、"无"如果仅仅只是"有生于无"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那么,老子哲学何"妙"之有?何"玄"之有?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可能是由于《老子》在人们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老子哲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在那样一个人类心智渐开的时代,老子就有了对世界本原问题的透彻理解。"道"与"有"、"无"是本体论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许多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基本哲学概念都与老子哲学有着相似之处。
完全正确地认识"道"、"有"、"无"是十分困难的,这是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无法企及的终极本体论问题。无论是中国的老子,还是同样着迷于存在"有"与"无" 的现代西方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也一样得不出终极意义上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