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居篇-- 乾卦 第一
乾卦:元亨利贞。
▂▂▂ 上九:亢龙有悔。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初九:潜龙勿用。
老子曰:天下皆知①美为美,恶已②;皆知善,斯不③善矣。有无之相④生也,难⑤易⑥之相成也,长⑦短⑧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⑨声⑩之相和⑾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⑿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上 ⒀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老子说:天下人都来主持美德实行美德,那么恶行就停止了;都来主持仁爱,那么就弘扬了仁爱。有德才能治理社会,无德就会滋生事端;恭敬才能治理社会,轻慢就会成为仇敌;抚育民众才能治理社会,抢夺民众就会受到刑罚;德行高尚才能治理社会,品行卑下就容易自满;遵循法律条文才能治理社会,贪婪声色货利就会欺诈民众;以人民利益为先才能善治社会,以人民利益为后就会随心妄为。这些是恒久的道理。所以圣人应该潜伏修德之际,就不妄为;具备德行之后,以勤勉行事、谨慎言辞作为教诫;各项事业兴盛之后,不要止步不前,而要实现更高的飞跃;治理社会大有作为而不谋取自己的私利;成就了伟业而不居功自傲,不高高在上。也只有不居功自傲不失去民众,才能永保天命。
推举贤人当政,不让小人高居贤明之上,那么民众各安其所没有纷争。不囤货居奇,那么民众就不会贫困而盗窃。不显现可贪欲的东西,民众就不会迷乱。所以圣人治理世界,消解人的贪心,让人们得到温饱,减少人们的私欲,健全人们的体魄。使人们长期形成没有诡智、没有贪欲的风尚,以使人们知道礼义廉耻而不敢诡诈,不敢妄为,那么天下就能得到善治。
乾卦象征天。元亨利贞。
《文言》解释说:"元"是仁爱地抚育万物。"亨"是报答与奉献之礼的聚合。"利"是道义的调和。"贞"是政事的孜孜以求。君子身体力行地实现仁爱,那么就能够抚育人民;报答与奉献之礼做到了聚合,那么就合于礼节;施利于万物,那么就能够和谐道义。坚定执政为民的信念,那么就能孜孜以求地推行德政。君子身体力行地践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老子说:天下人都来实行美德,那么恶行就停止了;都来实现仁爱,那么就弘扬了仁爱。
初九爻:龙在初级阶段,要潜伏修养德行,暂且不宜作为。
老子说:有德才能治理社会,无德就会滋生事端。所以圣人应该潜伏修德之际,就不要妄为。
以往,人们将老子的"圣人居无为之事"译为"圣人处于无为的状态",这不妥!"居"的本义是"蹲着",又有"潜伏"的意思。"居无为"是联合词组,是说圣人在初始阶段,知识与美德还不够广大,就应该潜伏学道,而不妄为。这是根据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而作的。
九二爻:龙出现在田野,推行德政施惠于民。
老子说:恭敬地对待民众才能治理好社会,达成和善的社会。轻慢地对待民众,当政者就会变成民众的仇敌。
九三爻:君子整天勤勉不息,即使在夜晚,仍然时刻警惕,谨慎行事。严厉要求自己,不要有过失。
老子说:抚育民众才能治理社会,抢夺民众就会受到刑罚。所以具备德行之后,仍要勤勉行事、谨慎言辞,并以此作为教诫。
以往,人们将老子的"行不言之教"译为"推行没有言辞的教化",这不妥!没有言辞又怎能教化民众呢?难道民众都先知先觉了?"行不言之教"也是联合词组,是说勤勉行事、言辞谨慎而不乱说话,并以此为教导和训诫。这是根据乾卦九三爻而作的。
九四爻:在德政深厚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飞跃发展,积极进取没有过失。
老子说:德行高尚才能治理社会,品行卑下就容易自满。所以各项事业兴盛之后,不要止步不前,而要实现更高的飞跃。
九五爻:龙飞跃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利于用大德治理社会。
老子说:遵循法律条文才能治理社会,贪婪声色货利就会欺诈民众。所以治理社会,大有作为而不谋取自己的私利。
上九爻:龙飞得过高,超过极限有悔过。因为盈满是不可长久的。
老子说:以人民利益为先才能善治社会,以人民利益为后就会随心妄为。所以成就了伟业而不居功自傲,不高高在上。也只有不居功自傲不失去民众,才能永保天命。
《史记》上讲:尧当政,勤于政事,积极认真地治理国家。帝尧住的是茅草屋,冬天刮大风时,屋里寒风凛冽,下雨时,屋里淅淅沥沥地漏雨。帝尧吃粗食,糙米饭、野菜汤是他主要的食物。穿得俭朴,衣服不到破烂不堪不换新的,冬天只披一张鹿皮来御寒。尧勤政为民,日理万机。人们看见帝尧如此辛劳、俭朴,纷纷劝他:"尧啊,您是我们的首领,住的、穿的、吃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您这样子,让我们心痛啊!"尧却说:"天下之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在挨饿挨冻。我这样,是想天下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天下只要有一个人忍饥挨饿,都是我的无能啊!"
天下得到治理,人们敬仰、拥戴尧帝。尧帝虽然是至高无上的首领,但尧却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脱离臣民而高高在上。尧帝不独断专行,而是很民主地召集部族会议商量政事,综合大家的看法,集中民主的智慧。尧帝非常善于发现和提拔人才,因此尧身边人才济济,名臣众多。比如,管民政的舜,管军政的契,管农业的弃,管教育的夔,管司法的皋陶以及其他很有能力又负责的贤人。
尧帝勤勉善治了天下,却不居功,也不将天下据为己有,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是让位给了德才兼备的舜,这就是历史上传颂的"尧舜禅让"。
尧帝体现的天道之德,一直被贤人所追随,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孔子歌颂说:"伟大啊,尧作为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是最高大的,只有尧效法于天。功德广大啊,人民不知该怎么样称赞他。多么崇高啊,他成就的功业。多么光辉啊,他开创的道德文化的功绩。"⒁
以往,人们将老子的"不上贤"译为"不崇尚贤能之人",这不妥!难道圣人老子要崇尚卑鄙小人?老子说的"不上贤",是对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的深度阐发。孔子解释上九爻时说:"龙飞得过高,贤人处于卑下的位置,得不到贤人们的辅佐,轻举妄动就会导致悔恨。"老子也是这个意思,是劝谏当政者要推举贤人处于高位,而不是卑鄙小人高高在上,使贤人处于卑下的位置。贤人处于高位,民众就会归顺,就没有争斗。《论语》里讲,鲁哀公问孔子怎样使民众信服于他的领导,孔子说:"选举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那么民众便信服了;选用不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那么民众就不会信服了。"
以往,人们将老子说的"恒使民无知"译为"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这不妥!老子没有愚民倾向。老子说的"使民无知",是推崇民风淳朴的良好风尚,而不要人们有诡智,不要在尔虞我诈中互相算计,因为这是玩人丧德的表现,社会不走正道了,你搞诡计,我搞阴谋,互相诡诈,社会就会因道德颓败而堕落。
【注释】
①知:主持,主管。"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帛书甲本《老子》作"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帛书乙本《老子》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本书依据帛书甲本《老子》。
②已:停止。
③不:通"丕",博大、光大的意思。比如《诗经·周颂·清庙》讲"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光显于天永继承,永远为后人崇敬。
④相:治理。"相我受民。"--《尚书·立政》
⑤难:恭敬:"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经·小雅·桑扈》
⑥易:轻慢。
⑦长zhǎng:抚育。
⑧短:短路。拦路抢夺。
⑨音:法律条文。"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⑩声:指声色货利,泛指音乐、女色、货物、财利等物质享受。
⑾和huò:蒙哄,欺骗。如:和哄;和欺。
⑿居:本义:蹲着。又有"潜伏"的意思。
⒀上:上面、高居的意思。帛书甲本、乙本《老子》作"不上贤,使民不争"。但有些版本作"不尚贤,使民不争"。本书依据帛书《老子》。
⒁《论语》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作者声明:请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