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 老子不老》电视片解说词
                             作者:胡大蓬
        2002年7月6日,奥地利国家电视台著名导演洛曼娜·卡斯塔女士为了寻访一位2500年前的老人来到了河南。洛曼娜6岁开始背诵老子的名言警句,从那时起这个东方老人的思想就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她的人生。老子诞生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水土造就了这么伟大的思想家?这些疑问一直埋藏在她的心里。到老子生活过的地方去看一看,用电视的形式把老子介绍给更多的西方人便成为她长期以来的梦想。
        其实,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并不是通过电视的形式。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藉已有100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留存于世的仅有的一部著作。在这本书中,他对宇宙、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他的辩正法思想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战国以来,对《道德经》的注释不下几千种。元代道教学者张与坚曾经讲:“道德八十章,注者三千余家”,可见在当时对老子学说的研究已经是蔚为大观了。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不仅影响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受。
        然而,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人的心目中,老子身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西游记》中炼丹的太上老君,活了二百多岁的老君爷,骑着青牛飘然而去无影无踪的神仙等等。这些传说使他不同于古代其他思想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真实的老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按照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中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的太清宫镇。这个坐落在豫东平原上不起眼的小镇,因老子的诞生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老子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传说他的母亲怀孕81年后在腋下生下他,而且一出生就是白发白须,所以取名叫老子。
        西周时期,老子的出生地苦县厉乡是一个比较大的人口聚集中心。他的父亲李乾,在周朝做官,官职很小。少年的李耳一边牧牛一边读书,后来,李耳随父亲到了东都洛阳。成年后做了周朝史官“守藏史”,管理王室藏书,并在朝堂上做大事记录,人们又称他为“柱下史”。
        老子在做守藏史官期间,博览群书,这使他知识渊博、通晓古今;他十分注意讲学问、修道德,成了当时有名气的人。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候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无心做官,就回到故里苦县厉乡,设坛讲学,强身修炼。在这期间,他曾外出游说宣传他的主张,也曾与孔子接触探讨学问。后来周朝衰落,老子离家去过隐士生活。
        传说老子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嘉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位老人就是老子。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又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之后,老子出关隐居。
        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使人们对《道德经》产生过程发生了不少兴趣,如果没有小官吏尹喜的执著,是否还有流传至今的《道德经》呢?无论这个故事是传说还是史实,《道德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道德经》问世以后,像对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样,皇家对老子祭祀也一直延绵不断。1997年,文物工作者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了从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帝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东汉延熹八年,汉桓帝刘桓将老子尊为道家鼻祖,在他的诞生地鹿邑太清宫建“老子庙”对他进行祭祀。皇家对老子尊崇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唐高祖李渊把老子奉为李姓始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并且亲自赴鹿邑祭拜。唐玄宗李隆基两度谒拜“老子庙”,又将名字改为“太清宫”。
        在太极殿南面百米处,有一块露在地面上的凸凹不平的石头,附近村庄里的人常在上面磨铁锨,很少有人注意它究竟是什么。1997年,在对太清宫遗址发掘时,这块石头才完整地重见天日。原来,这是唐玄宗的道德经注解碑,据考证,这块碑是鹿邑太清宫现存碑刻中时代最早的帝王御碑。由于黄河泥沙的多年淤积,碑身大部分已嵌入地下。然而,这深陷地下的碑刻仍然能让我们感受到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在道德经注碑不远处,还有一通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这是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到这里拜谒时立下的。赵恒在位时,太清宫的建筑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从已经发掘出的遗迹可知,在今天的太清宫太极殿周围3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大面积的建筑遗址存在。遗址中出土的丰富文物也可证明,唐宋皇室在这里曾建筑了大规模的祭祀场所。
        在洞霄宫一侧,有一通形体高大、气势恢宏的大碑。这座高8米、宽2米,重50多吨的大碑,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臣龟状,碑额上写着“先天太后之赞碑”六字,碑文是宋真宗赵恒为拜谒老子的母亲亲笔所书。这通碑石质优良,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在碑座一侧 的石砖上,有一个两寸大小的“道”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此字向外凸出,显然不是后人手工刻写而成,而是砖坯模具上所倒出的文字。是谁在模具上刻下了这个“道字”?或许是当年的工匠。这个普通的工匠在为老子母亲树碑时留下一个道字,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没有想到让后人记住自己,甚至也不会想到我们今天会这样注意这样一个字。
        道,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什么是道呢?按今天的理解,“道”的基本做含义指的是行走的道路。将道的意义扩展,也把自然与人所遵循的途径称之为道,这样就有了君主治国之道,人的生存之道等等。老子认为,道有着自己的运动法则,这就是“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的法则是一切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被认为是老子学说的大纲。根据这一点,老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治国理论--无为。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汉代初年,经过春秋战国你争我夺的混乱局面,举国上下渴望天下太平。因此,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文景时代,百姓有了一个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汉王朝迅速强大起来,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老子还用了一句极其形象的比喻阐述他的治国方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那样,切忌常常翻弄。这句话不仅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产生了影响,还被西方的政治家所借鉴。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就曾引用了这句名言。
        东汉后期,儒学发生宗教化,印度佛教也于此时传入中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时崇尚道家学说的一些人,综合各家思想,并与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等逐步合流,形成了“道教”。
        这里是鹿邑县城东北角的老君台,传说是老子修道成仙的地方,也叫“升仙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老君台有33层青石台阶,据说这符合了老子升33层青天的传说。台上的13棵桧柏,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天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
        每个月的阴历初一和十五,都有许多百姓来到这里祭祀老子。他们带着供口,拉扯着儿女,虔诚地对老子顶礼膜拜。在人们心里,老子是长生不老、保佑平安的神。尽管老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清静无为,但人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祭拜他。
        在老君台,矗立着一个特殊的纪念碑,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1938年日军侵华时,向老君台连续发射13枚炮弹,然而却没有一个发生爆炸。后来人们起出了12枚哑炮,惟独一枚找不到下落。
        13枚炮弹发发哑火,是偶然还是巧合,或者是太上老君冥冥之中在显灵呢?没有人能够说得清。2002年的春天,一位忏悔的日本老人抱着这个纪念碑来到了老君台下……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老子的思想学说无疑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汉代以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作为官方支持和倡导的意识形态,更多地选择了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学。儒家的价值观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注重有为和力行。而道家则主张超越世俗,随其自然,着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老子把柔弱、退守作为保身处世的原则,用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今天,在中国到处能看到太极拳,其舍已从人、大松大软、四两拨千斤的原则,就是根据老子以柔胜刚的辩证法思想创立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募不知,莫能行”。
        在老子看来,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是以此为根据,老子才总结出这样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格言。
        在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发现,纯净的大自然已日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当工业化的进步以大自然的破坏和毁灭为代价时,人们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反思。
        社会学家试图寻找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文化,他们发现,老子主张的“道法自然”,正是以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协调世界为根本。或许,这个原则正是这个两千多年前的老人给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启示吧。《走遍中国·周口 》

点击数:3284  录入时间:2011/3/17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