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鹿邑县武平考
|
作者:钟钰
武平城位于今河南省鹿邑县县城西北20公里的邱集乡武平城村内,曾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封地,系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时期,武平县与苦县东西相邻:南北朝高齐时期(550-577),老子故里谷阳县(治今鹿邑县太清官镇)曾经并八武平县。近年来,个别地方的学者依据《隋书·地理志》中"鹿邑,旧日武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一句,断章取义,把今鹿邑县城指为古武平县城,把老子故里苦县隔着谯城区东移到亳州之东。为澄清历史真实,下面,结合有关历史记载,对武平县的地望加以辨析。 一、武平之名的由来 武平作为县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司马彪的《郡国志》,该书记载,东汉陈国九城中辖有苦(今鹿邑县城)、宁平(今郸城县宁平镇)、武平3个相邻的县。但"武平"之名最早则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班氏在《汉书·卷十五·王子候表》中云"武平侯璜东平炀王子。(建平二年)五月丁酉封,四年,坐父大逆,免,元始元年复封,居摄二年举兵死"。文中的"东平炀王"就是第二代东平王刘玄,建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10里),在位17年,因诅祝皇帝,窥凯阜位,事发后自杀,故死后给予恶谥"炀",意为"去礼远众"之人,"建平"是西汉哀帝的年号;"元始"是汉平帝的年号;"居摄"是西汉末年皇帝孺子婴的第一个年号,时王莽摄政,代行皇帝之权。这段话告诉我们,东平王刘玄的儿子刘璜于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被封为武平侯,建平四年就因大逆不道而被废。元始元年(公元1年)又被重新封为武平侯,居摄二年(7)又因举兵反叛王莽而身死国除。武平侯刘璜与东郡(治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太守翟义共谋反莽事在《汉书·八十四·翟方进传》中也有记载。由此可见,西汉末期的刘璜是使用"武平"之称的第一人。但由于前后使用的时间很短,且在王莽乱政之时已被王莽废除,故班固《汉书·地理志》中未见记载。 二、武平县的历史沿革 西汉末期仅有武平侯,未设武平县。东汉时期,光武帝建武元年(25)废赖陵,建苦县,又析宁平两北境置武平(见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五》),属陈国。武平遂由侯国变成了直属中央的县。这是武平正式置县的开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黄巾起义爆发。为了调动曹操镇压黄巾军的积极性,建安元年(196),汉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见两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兼食阳夏(太康)、柘(柘城)、苦(今鹿邑)、武平四县。东晋史学家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曹操《述志令》云"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这段话说明,武平县在三国时期是个人口比较多的县,仅1个县的人口就达万户,而武平东边的苫、北边的柘、西边的阳夏3个县加到一起仅2万户。晋代武平县划归到梁国陈郡所辖,时陈都辖12县,即 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陈、项、长平、阳夏、武平、苦。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带成为南北争夺的主战场,武平县所隶郡、国亦多次变易。东晋时期,苦县改为谷阳县。刘宋时期(420-479),武平废八谷阳县。《宋书·州郡二》南豫州东郡和豫州陈郡条下均没有武平、柘城之记载,仅见武平西部的阳夏、扶沟,东部的谷阳,说明武平、柘城必废无疑。而武平城东距谷阳城仅50华里,西距阳夏90多华里,距其它县城则更远,因此,其地必为谷阳所辖。北魏正始年间(504-508),复置武平,属兖州陈留都(见《魏书》、光绪《鹿邑县志》)。南北朝高齐时期(550-577),老子故里谷阳县并入武平县(见《隋书》、《元和郡县图志》),故武平才辖有赖乡城。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于开皇六年(586),复置谷阳县,老子故里又脱离武平县,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平县为鹿邑县,并把县城西迂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至此,武平作为县的编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三、武平城不是鹿邑城 《隋书·地理志》虽言"淮阳郡开皇十六年置陈州,统县十……鹿邑,旧日武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并不能证明"武平城"就是"鹿邑城"。三国时期,杜预(222-285)《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为《左传》作注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证实当时陈国武平县的西南有一个叫"鹿邑"的地方。北魏《水经注》阴沟水篇云:"涡水又东径鹿邑城北,世谓之虎乡城,非也。《春秋》之鸣鹿矣。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涡水又东径武平县故城北……",证实在隋文帝没有给武平县更名之前,"鹿邑"与"武平"就非同一个城池,鹿邑城在西,武平城在东。 隋代淮阳郡"统县十"。那时的"县"有时指县城,有时指县境。《隋书·地理志》中的"鹿邑,旧日武平"指的就是"鹿邑县境旧称武平县",而不是"鹿邑城旧称武平城"。《隋书·地理志》记载的比较简略,仅记载县改名,未记载县城迁徙。古代官道大约30里设一驿,隋文帝统一中国后调整行政区划时,在中原地带基本上是按六十里(两驿)一城的标准来设置县城的。开皇六年,把谷阳县由武平县析出复置。因为复置后谷阳县的县治由谷阳城(今鹿邑县太清宫镇)西迁到十多里外的苦城(今鹿邑县城),与武平县城仅相距40里,所以,开皇十八年,武平县的县治也相应的西南迁18里,在战国时期的鸣鹿(鹿邑)辖地建设了新的县城。新建的鹿邑城与苦城东西相距58里。这在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均有相关记载。《元和郡县图志》在"亳州"条下记载 "鹿邑县,上,东至州一百一十七里 鹿邑故城,县西十三里,俗名互乡城,春秋时鸣鹿邑也。武平故城,县东北十八里……真源县,望,东至州五十九里。本楚之苦县 成帝更名谷阳,高齐省人,武平县,隋开皇六年复置谷阳县,理苦城"。证实唐代武平之西已经出现两个鹿邑城,一为鹿邑县城,东距亳州1 17里,实际上就是现在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一为鹿邑故城,东距亳州1 30里,实际上就是现在鹿邑县辛集镇。而武平故城西距当时的鹿邑县城18晕。这说明隋文帝把武平县改为鹿邑县后,是在北魏时期的武平城和鹿邑城(注:北魏时期的鹿邑城不是县城,应是战国鹿邑的一个废城,设置有"鹿邑亭")之间建设了新的鹿邑县城。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更为详细,它在毫州条下这样记载:"鹿邑县。西一百一十七里,旧二十二乡,今七乡。汉郸县之地,属沛郡。后汉于今县东北一十五里置武平县。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毫州,十八年改为鹿邑县,取故鹿邑,城焉。名城。在县西十三里,春秋时呜鹿地也。"文中的"名城"即是"呜城"的音讹,是鸣鹿城的简称。这说明隋开皇十八年是在鹿邑故地兴建的鹿邑县城,并没有以原来的武平城为鹿邑县城。也可能正是因为武平县的县治西迁到了鹿邑地,所以武平县才被改名为鹿邑县的。北宋与隋唐时期一样,武平城位于当时的鹿邑县城东北,鸣鹿城则位于当时的鹿邑县城之西。由此可见,武平城就是"武平城"始终就没有冠以"鹿邑城"的称号。 古代郡县像武平县这样在改名的同时,迁移县城的例子很多,安徽蒙城就是如此。《新唐书·地理二》亳州条下记载"蒙城。上。本山桑,天宝元年更名。"虽然朱记载县城的迁徙,但实际上改名后的蒙城县城由山桑故城(今蒙城县北20公里坛城镇)迁到了涡河以南的蒙城县城(《水经注》中称涡阳城)。元初城父县并八谯县,元成宗四年(1301)复置城父时(见《元史·成宗本纪四》),也可能并未使用原来的城父故城,而是把县治设在了涡河岸边的义门(光绪《亳州志》引旧志之元顺帝至正九年《伯颜祠碑记》日,至正六年至九年,即1346~1349年,城父县"县治义门",达鲁花赤即县令为伯颜)。 北宋以后,武平仍一直未能再成为县城。《元史》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因以民户少,并老子故里卫真县入鹿邑。两县合并后,县名仍称"鹿邑",但县城却东迁到了卫真城(真源县城)。至此,唐宋时期的真源县城变成了鹿邑县城,唐宋时期的鹿邑县城则变成了鹿邑故城,唐宋时期的鹿邑故城遂成鸣鹿故地,鹿邑县城由武平西南侣里东迁到武平东南40里,大约向东平移了58里。历史沿革证明,鹿邑县以"鹿邑"为县名时,从来就没有以武平城为县城。现今个别地方的学者抛开武平县和鹿邑县的历史沿革,断章取义,依据《隋书》中的"鹿邑,旧日武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一句,采用逆推法把今鹿邑县城指为武平故城的做法是与史不符的。 四、武平遗址今尚在 武平虽然在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后一直没有再成为县治,但其遗址依然尚在。历代《鹿邑县志》均有记载。该遗址位于邱集乡政府北6华早,涡河之南,西距太康40公里,北距柘城18公里,东距鹿邑20公里,东距亳州46公里。经寻迹实测,今武平城地面仅存东北角一段遗迹,高2 5米,长62米,宽8米,东西走向。故址整体为长方形。城墙东长330米,西长350米,南北均长700米。城墙为土质夯筑而成。光绪《鹿邑县志》记载:"武平城,汉县。《水经注》涡水又东,径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196),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以此城为封邑。考《魏书·地形志》,武平正始(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个年号,504~508年)中置,有武平城。据此知武平尝废。至魏宣武时,始复置县。县既复矣,而境内又有故城,新旧建置不于一地,了无可疑。今之遗址,为汉为魏,则莫能定矣。"而《元和郡县图志》云"武平故城,县(注:指唐代的鹿邑县,即今鹿邑县试量镇鹿邑城村的鹿邑故城,东距毫州旧城117里)东北十八里";《太平寰宇记》云"后汉于今县(注指北宋时期的鹿邑县,与唐代同址)东北一十五里置武平县。……武平故城。在县东十八里,建安元年汉献帝以曹公为大将军,封武侯,以此城为封邑";今鹿邑故域东北距武平城遗址恰好是18华里。从里程上看,武平城遗址与东汉所置的武平县差距较大,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武平城遗址很可能就是曹操所置的武平城遗址。 三国时期,武平曾是曹操的封国,曹操在此筑台观武,训练部队,终以武平华夏。南北朝时期,北魏在缘边地区实行以军镇统民并以之代替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尤其是后期,这种军镇统民的制度比较突出。而武平县位于北朝的南部边缘地带,在东魏时期也设置了镇。《魏书·地形志》记载"武平。正始中置,有武平城、赖乡城。天平二年(535)置镇,武定七年(549)罢"。天平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第一个年号,武定是其第四个年号。《魏书》证实,武平县在东魏时期实行了军镇统民的制度,设置了14年的军镇,至少驻扎了14年的军队。现今武平城之西白沟河岸边的农民仍经常挖到一些古剑、古箭头,有些群众说还见到过一些将军墓,这说明古时候那儿确实是一个练兵场,确实是军队长期驻扎之地。地下遗迹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证实今鹿邑县西的武平城遗址确实是南北朝以前武平县的故城所在,证实今鹿邑县城不可能是武平故城,也不可能是唐宋时期的鹿邑县城,而应是唐宋时期的真源县城。 (作者系河南省商水县政协干部)
|
点击数:11912 录入时间:2013/1/16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