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教是我国最本土的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与文化思想,道教对于玉的认知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玉的尊崇和信仰。道家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具有生命,可以生长;玉能通灵,可以飞升;玉是阳精之物,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付雪飞工作室 重180克 新疆和田玉黄皮白玉籽玉 濠梁观鱼
《庄子》里一篇记载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的事迹。是说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从逻辑上讲,惠子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并非同类,作为人,肯定无从知晓鱼的心理;但从审美情趣上讲,庄子的话,更有说服力,因为人是感官动物,有着高等的审美情趣,可以从鱼在水中的动作、状态,以及由此传递给人的直观感觉,来感知鱼的快乐与否。
庄子是从最高本体“道”出发,对物与我,物我两相忘的理念的感悟,超越了鱼与我的限隔,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道教是我国最本土的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与文化思想,道教对于玉的认知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玉的尊崇和信仰。道家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具有生命,可以生长;玉能通灵,可以飞升;玉是阳精之物,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所以汉代人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认为人死后,只要把玉器覆盖在尸体的表面,便可以保佑尸身不朽,灵魂升天。在这样的信仰下,汉代玉衣应运而生,因此,汉代的葬玉习俗非常盛行。
在和田玉的发展历史中,从来都是充斥着迷信幻想的味道,比如和田玉可以辟邪、致病、与人身体的交互影响等,从根本上讲是上古神器或祭祀礼器的残留影响,也是道家思想对玉文化的不停渗透造成的。这在现代人看起来是滑稽无科学根据的,然而在礼玉思想衰落的古代,却一直处于流行状态。
在道家思想中,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虽然儒家思想让玉文化走下神坛,然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让玉德的宣扬和存在被无限附会,唯心主义的唯物表现方式也表现地淋漓尽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表现形式,也使和田玉文化从产生、采掘、制作、拥有、把玩各个方面都可以让环境与个体结合起来,相互依存,并体用合一,这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最直观体现。
宋代以后,随着“释道儒”的合流,以及道家思想从出世向入世的转变,道家对于玉文化的体用方式淹没在统治阶级对于玉的把玩之中,玉能养身,玉能护身的自然合一思想,只能零星地从道家典籍,道家学派言论中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