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庄子为人类描述了一个精神上至为宽广的领域,让我们可以遨游其中。随着主体的自由与解脱,产生了艺术上想象的空间与审美的情调。中国历代许多杰出的诗人与画家,都由庄子汲取丰富的灵感。不仅如此,每当遭逢乱世,读书人隐居山林时,也常由庄子得到安慰。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
儒家从正面肯定人间一切价值,相信只要教育与政治配合,人的向善本性可以因势利导,达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幸福境界。然而,自有社会组成以来,人间的混乱与冲突从未消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人的知识及能力有限,也许是人性还有许多潜伏的弱点,以致人群在相处时,问题重重。
道家面对这个难题,换个角度去想,也许“无为”胜过“有为”;并且,能否超越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呢?如果不由“人”的立场去观察,又要改由什么立场呢?由“道”的立场。道又是什么?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自己的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既然万物不能离开“道”,好像无道就无物,我们能否设想: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同时又是其运作发展的途径?以天地为例,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不过,人类世界的情况就不同了。事实是:有了人,世界就有灾难、罪恶与痛苦。如何从根本上予以化解?
道家的第一位代表老子认为:一切问题都出在人的认知与欲望。当人为了生存而必须认知万物并加以区分时,区分亦带来价值上的贵贱之别,由此引发人的欲望。大家都去追求“难得之货”,人心怎能不乱?但是,人的认知能力本身并没有错,它还有提升的可能。
因此,老子的构想是: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区分”,后果利弊互见;若要兴利除弊,至少可以保障自己,就须将它转化为“避难”,由于明白吉凶祸福的道理而避开一切灾难。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既然福祸相互依存,我们何必汲汲于世间的名利权位?老子注重“无患、无尤”,希望“全身保真”。
接着,认知能力可以更上一层,由向外区分与向内衡量,提升到主客合一,不再执着于自我,却能以“道”的立场来观照一切。这时产生“启明”,洞识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无为胜于有为,甚至,无为就是无不为了。这显然是一套讲求“培养智慧”以“发现真理”的哲学系统。然而,这种智慧不仅难以传授,而且不易表述。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有的语言都只是方便法门,目的是助人以心灵之眼去直观“道”,然后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超越的精神。
一旦化除执着,眼界随之开朗,天地也变得无限宽阔了。接着发挥道家思想的是庄子。庄子进一步提出“游”的理想。他以各种寓言以及虚拟的人物与故事,展现了一个无限而永恒的精神世界,这是人人可以达到却极少有人真正达到的。修行过程并无定法,大致有以下阶段:“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由超越世间利害、有形之物、生命欲望,到光明初现,体认万物一体,终至不受时空所限,有如恒存的精神体。
庄子为人类描述了一个精神上至为宽广的领域,让我们可以遨游其中。随着主体的自由与解脱,产生了艺术上想象的空间与审美的情调。中国历代许多杰出的诗人与画家,都由庄子汲取丰富的灵感。不仅如此,每当遭逢乱世,读书人隐居山林时,也常由庄子得到安慰。
不过,道家思想以智慧为重,要靠个人体悟启明,而无法传诸大众。同时,它所强调的修行也与一般的道德修养有别,不足以用为社会教化的参考。至于汉代末期所衍生的道教,则与道家的原始意旨没有必然关系。
在哲学界,单是“道”这个概念就令人深感兴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晚年曾试图将《老子》译为德文。即使他最后因为不懂中文而放弃这项尝试,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真正伟大的哲学系统必有相通的地方,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理智面对道或超越而绝对的“一”,所作的沉思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