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论道:无为而治不是目的是结果
  文章摘自《老庄论道》
  作者:罗安宪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本书简介:老子思想、庄子哲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围绕老庄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
[连载内容]

  《老子》第二十二章讲: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表面上看来是曲的,但实际上通过这种曲,可以达到直,可以达到“全”。所以: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者,岂虚言哉?

  看来“曲则全”这一讲法,也不是老子的发明。在老子之前,这已经是在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观念,我们现在也有成语叫“委曲求全”、“以屈求伸”。

  通过曲,通过曲途,可以保全自己。在动物界,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一种毛毛虫就是通过屈,才可以伸,才可以行走。还有壁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是通过断尾而去,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老子看来,无为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争就可以争得来的。以一种不争的态度去对待,反而可以达到无所不为。

  老子还讲: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要下雨,这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命令它,要它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但是一年四季,在一个地区,它的降雨量基本上都是大体相当的。老子通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总结,总结出来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曲则全”。

  在老子看来,以曲求全,这是一个大道理,不仅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大道理,而且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一种处事的态度,应当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信条。

  《老子》第七章讲: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里讲到的圣人,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是从政治学意义讲的。这里的圣人,并不是指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是指统治者。《老子》一书中所谓的“圣人”,都可以作“有德之君”来解。作为一个统治者,只有保持一种低下的姿态,民众才可以使其成为一个领导者。就是说,统治者只有处于一种“下态”,总是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问题、处理问题,不是为个人谋利益,不为自己作考虑,只有这样,你的民众才能够拥护你。

  “后其身而身先”。“后其身”,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身后,只有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身后,民众才会拥护他,才会拥戴他成为一个领导者。“身先”,是处于民众之先。处于民众之先,也就是做民众的领袖。

  所以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下,是一种下的姿态。但正是这样一种下的姿态,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得到了民众的爱戴,使他成为一个领导。

  “外其身而身存”。一个人总是最后考虑自己,不是优先考虑自己,这是“外其身”。一个人总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处事,那么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身份,才可以保存下来,这就是“身存”。

  相反的,有的人遇事总是首先想到自己,我自己应该怎么样?这对我有多大的好处?那么这个人作为一个领导,却总是谋私利,总是替自己考虑,那么他领导者的身份,也就难以保持了。

  所以,这里讲“后其身而身先”。你没有争,你不想争,所以谁也不能和你争。有些人就是这样,不想当领导,从来没想去当领导,但是不想当还不行,非得让他当。因为民众拥护他,因为他没有争,也没有人能和他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的人想尽千方百计,想要当官,但是没有人支持他,因为他的私心太重。

  所以,这样一个“曲则全”,它不仅是一个大道理,而且是我们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我们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信条。

  在老子看来,这样一种“曲则全”,这样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还可以成为侯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老子》第三十七章讲: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以这样一种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处理事务,因为是无为的,所以可以达到无不为。这样来看,在侯王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也应当以无事处有事,以无为对有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由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似乎无为只是一个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有的人就这样讲,认为老子是一个阴谋家,表面上不做事,其实心里做着种种的计较。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在老子的哲学中,“无不为”并不是就一个目的,而是一个结果。

  对于无欲之人而言,无为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就是一种非常惬意的、非常舒适的生活。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老子讲,可以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但这样的“无不为”仍然不是一个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我们一个人内心里的一种设计。我们在内心里设计好了,然后按照一定的计划、一定的步骤、一定的目标,采取行动。这时我们内心里充满着期待,期待一种结果的出现。目的是指引行动的一个指南,而结果却不是。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们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我们没有预先这样设想,我们甚至也没有这样期待,但后来却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

  其实,我们一个人做很多事,我们现在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对于有些人来讲,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并不是一个目的所在。包括我本人,如果说20年前让我想着我可能会成为一位大学老师,成为一名教授,我说我可能压根没有这种想法。我上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我有一天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不是我没有理想,而是我没有这样的理想。那么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它并不是我的理想,并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结果。结果是不期然而然的。

  人世间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即使我们一个人有了愿望、有了想法,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去努力、去采取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吗?这就好比一艘小船,我们一个人也好像是一艘小船,我们抱着一个目的、一个愿望,怀着一个理想,离开了港湾,出发了,开始了一个人的人生旅途。我们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标去前行,我们努力地拼搏,我们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离开港湾以后,有风、浪、激流、暗礁,也有浅滩,这些是我们一定会遇到的困难。也有岸边的人,他们向你招手、向你致意,请你停留,请你到他那里去。结果我们失去了目标。忽然有一天,我们达到了一个地方,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但是,到了这个目的地,我们会发现,这绝不是我们开始离开港湾的时候心中的目的地。我们落在了我们目标的下游。还有些人,出发了,也努力了,结果再也找不到方向,飘飘荡荡,就这样来到了一个孤岛上。大多数人的境况可能都是如此。这就是结果。

  我现在这种状态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个结果。如果让我再重新生活一次,我仍然可能不会选择现在这样一种状态,但是也许我还会成为现在这种状态。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无奈。面对这一切,老子怎么讲?

  老子说,你应当以无为的态度来对待。因为你的想法比较少,对于无欲之人而言,你的欲望很少,所以你得到一点点,就觉得已经很多了。所以对于无欲之人而言,无为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而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老子是在教导他,通过这种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

  这样一种无不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一种不争而得的状态。很多人都教导别人,要去竞争,要去拼抢。但是老子教导大家,不要去争夺,不要去拼抢,以这样一种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对待一切。

  老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字,这个字就是“德”。

  什么是“德”?中国字很多都是通假字。道德的这个“德”,与得到的“得”有关系。德者,得也。德也就是得,就是得到。

  得什么?得自于什么?得到道,得自于道。德者,得自于道也。

  得自于道的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来源于道,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德也来源于道。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从道那里所得到的,就是所谓的“德”。

  一个有德的人,相对于身外而言是“道”,相对于自身而言就是“德”。这样一种德,我们也叫德行。但是这个德,并不是获得,不是取得,不是争夺来的。在老子思想中,这样一个德,其实更为直白地说,就是没有丢掉。德者,不失之谓也。是你没有丢掉,你本来就有。因为你没有丢掉,所以你还具有。

  《老子》第三十八章讲: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有道的时候,就无所谓德,就不需要德。有德的时候呢,也不需要讲仁。有仁的时候,也不需要讲义。

  那么,这里的“德”是什么?我们刚才讲得之于道,它实际的含义,是没有丢掉。所以,老子很赞赏、很欣赏那些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很推崇那种纯朴的东西,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提倡“我无欲而民自朴”。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作为一种统治哲学,老子强调统治者应当保持一种无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不干涉民众,民众自然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无欲而民自朴”。因为我没有欲,因为我没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所以民众自然会形成一种纯朴的风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无为”,这里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侯王治理国家的一种途径、一种政策。

  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关系来讲,“无为”不简单的就是一个工具,就是一个手段,“无不为”也不是什么目的,而只是一个结果。

  这样一个结果,对于有欲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喜欢的,非常看重的。但是在老子哲学中,更为强调的不是“无不为”,而是“无为”。

  很多人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于是说老子是一个阴谋家,老子讲“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表面上什么都不做,其实内心里什么都在做,内心里想着一切,做着一切,只是嘴上不说而已。这是对老子的一种误解。

  虽然老子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对韩非子也有影响,韩非子是研究阴谋权术的比较有名的人物,但老子这里并没有这样的因素。

  老子思想中更为重要的,还是“无为”,还是“自然”,从“无为”到“自然”。“自然无为”,这是老子哲学的根本。

  至于无不为,那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对于那些统治者而言,是说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手段,可以达到“无不为”,是以不争对来对待争。有的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争来还会得而复失。这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情况,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强调“无为”,而不是“无不为”,还可以从第三十八章得到说明。

  《老子》第三十八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里老子着重讲了“无为”的目的性意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最高的德是上德。上德是什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什么叫“无为而无以为”?我自己没有做事,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做事。我并不是要通过这种没有做事而达到什么,而谋求什么。这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没有做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没有做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没有做事,没有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做事,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

  这种境界,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一个常人所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我们过去所讲的,大多都是“下德”。

  下德是什么?“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什么叫“无为而有以为”?意思是,他没有做事,但没有做事是有用心的,是有想法的,他是自己想好了以后,要用这样一种“无为”,来对待“有为”。也就是说,在他的思想中,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他采取了这样一种“无为”的做法。

  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所以他选择了不做;一个人知道什么该说,知道什么不该说,所以他选择了不说,这叫“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第三个层次是上仁。上仁是什么?“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什么叫“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不是无为,而是有为;上仁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事。虽然做事了,但是不图报答,不是因为某种具体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具体的需要,不是为了通过做这件事,而得到某种实际的利益。所以,表面上他在做事,但他内心里却没有任何想法,没有想通过做这件事而得到什么。这就叫“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第四个层次是上义。上义是什么?“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什么叫“为之而有以为”?“上义”也是为,这是“上义”和“上仁”的相同之处。但是这样一种为,在“上仁”是没有目的、没有用心、没有意图的,而在“上义”是有目的、有用心、有意图的。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他做这件事是有用心的,也是有期待的。如果没有这种期待,如果不能达到目的,他会宁肯不做。我们现代社会上大多数人,可能都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也就是“为之而有以为”的层次。

  那么,在“为之而有以为”之上,还有三个层次。“为之而无以为”,是做任何事情不图报答,这是“上仁”。在“上仁”之上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表面上是不做,但是不做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说这个“无为”是有意识的无为。最高的境界是“上德”。“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没有做事,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做并不是自己有意没有做,而是没有任何原因的没有做,而是没有感觉到,没有认识到自己没有做,而是无意识的“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

  “上德”是不离道,实际上也就是自然。“下德”是懂道、守道,是依道而行。守道、依道而行是我们可以达到的,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毕竟还可以做。而不离道、自然却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下德还可以修为,上德则不可以修为。因为任何修为也是一种为,“自然”不可追求。追求“自然”,即不“自然”。

  在道家哲学中,最高的境界,正是这样一种“上德”的境界,是“无为而无以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以为”,这就是“自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为”。所以老子哲学所强调的,并不是“无不为”,而是“自然”,而是“无为”,而是“自然无为”。

  《老子》第三章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为什么“不尚贤”?《墨子》书中专门有一篇,题目就是《尚贤》,讲的就是尚贤。而老子却讲不尚贤。为什么要不尚贤?你遵从了贤人,推崇了贤人,大家都会这样做,这就出现了一种竞争。老子反对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不尚贤”,是为了“使民不争”。

  为什么“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是指不以难得之货为贵,不去追求难得之货,不去“抬高”难得之货。比如如果没有人购买盗墓的人盗得的东西,就没有人去盗墓。我们不以“金银”为“贵”,就没有人去盗窃金银珠宝。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为了“使民不为盗”。

  老子所追求的生活是什么?就是那种纯朴的、朴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第八十章讲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家所追求的状态。

  老子生活的时代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我们简单地讲,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们为所欲为,强盗横行。面对这样一种社会混乱,以儒家为代表的孔子,他所提倡的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克己复礼”。提倡作为国君应当行仁,应当爱民。

  老子不这样讲,老子讲什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应当是“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提倡国君首先应当“好静”,应当“无欲”。国君好静而无欲,就会养成一种纯朴自然的社会风气。

  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治理国家,但治理国家的方略很不相同;儒家和道家虽然都讲圣人,但儒家的圣人与道家的圣人也很不相同。儒家之所谓圣人,是不学而能,创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道家之所谓圣人,是虚以为怀,无以为事,无以为用之有道之士。

  儒、道对圣人观念的不同,既与他们的社会理想有关,也与他们的治国方略、治国理念相关。

点击数:1927  录入时间:2012/4/1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