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第三卷:《庄子》实质
|
前言
《庄子》实质有两种,一是庄学版本内容构成的实质,二是庄子学说的实质。
一: 我认为,郭象《庄子》实质是刘向抽取、编辑出《列子》之后的残存部分,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刘向之后的人如《淮南子》编辑者增补的内容。 郭象《庄子》和《列子》合起来,是原始《庄子》,不过不完整,流传中还有遗失,主要是《逍遥游》、《齐物论》部分,这部分从《列子》以及郭象《庄子》残篇中,可以反衬出些端倪 。 郭象《庄子》大部分保留了道家观点,《列子》则是刘氏父子认为儒家观点的精华结合。郭象 版本所谓的内、外、杂篇的分法,是没有看透内部联系的结果,实质上只有内篇七篇内容,其它的都是内七篇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外篇·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与不同形相禅矛盾) 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庄子,养生主)
《内篇·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儒家,干事中悟得养生和庄子弃世养身的相对) 二者是针锋相对的观点。
例如:《内篇·应帝王》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养生主)
《列子·仲尼第四》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 文挚曰:“唯命所听。然先言子所病之证。” 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 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 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儒家,养生主)
这里,文挚的话很容易误解为是夸奖龙叔的,其实是讽刺龙叔的。圣人虽然看起来有些缺心眼,但是实际上是明白道理、通达世情的,属于“大智若愚”;而龙叔却是有圣人的症状却没有圣人的实质,徒有其表是真缺心眼而已,也不是说自己真是医术浅,而是无药可救的意思。来讽刺庄子之流被障碍住了的实质。
再例如:《杂篇·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size=+0](庄子,德充符) 《列子·说符第八》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儒家,德冲符,庄子生死为质,看起来是一个证据,其实什么也不是)
又是针锋相对的观点。 略举三例,说明一下区别,请参考。
二:庄子学说的观点在儒道两家为主的争鸣中,是被逐步但是完全抛弃掉了的。这一点随着分析的逐步展开,希望学友们能了解到原始《庄子》的实质。 由于儒道两家辩论都是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所以学理上你看的前我更看的前;想象上你神奇我更神奇,你海阔天空的神侃我就神侃的没有边际;你手法上用明褒暗贬,我就明贬暗褒;甚至相互对贬的也是含蓄对含蓄,幽默对幽默,直到文骂、武骂相加、撒泼打滚乱骂的全武行无所不用其极,都无不针锋相对。这些在辩论双方来讲可谓痛快淋漓,但后人尤其是不熟悉儒道两家观点实质者来看,难度无形中就加大了。我们怎样来区分二者的言论呢?其实很简单,人的思路如同现实的道路一样是有际可循的,那些辩论的起点、原始的观点就是庄子的观点,有了起点就可以提纲挈领了。我先说说区分儒道两家观点的几个标准,请大家参考:
1:庄子的“道”在“一”前边,混沌的阶段有太一、太初等,之后是“道、德、天”,万物都是“道”的生成物,这个是比较原始的观点符合《道德经》的观点。后世道家变成了“天、道、德”就走入误区了;儒家的“道”在“一”后边,混沌阶段以《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基础展开,有太易、太素等,之后是“天、德、道”,儒家认为万物中没有思想意识的没有“道”,有“精神”是有“道”与否的标准,内涵不同,自然观点不同,实质上儒道争鸣的大前提就是有问题的。庄子的“有无”是分开的,大概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错误理解的结果,还有了“无无”的观念,所以庄子认为《道德经》所说的“众妙之门”没有;儒家的“有无”是“物”的有形无形的、可见不可见的角度划分的,有无一体不可划分,所以有“天门”的形象说法,这大体符合老子《道德经》“五德”的内涵理解。 关于两家对“一”的争论,我的观点是为了争论而争论的无意义问题,这一点将在《儒道为主的学术大综合》予以阐明。两家的“天、道 、德”顺序,儒家是人伦思想的排序,而道家是本体论的排序,不可同日而语。
2:庄子“化”是基于不可知论诡辩上的结果,庄子认为“然也不然”是说不清楚、没有标准的,儒家认为世界是“已而不知其然”的,“化”是“不同形相禅”的结果;庄子的“数”有两层含义,这部分明确的内容不完全,从郭象《庄子》和《列子》中可以看出一些思路来,“数”大概是《周易》“象、数、理”的“数”,从郭象《庄子》中看“数”的内涵,有“道数”和“物数”两种,庄子“道数”就是“一”的内涵不再划分,原因就是言论本身说理的功能就无法确定,所以人类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所谓知识结构、为人处事的原则,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就是庄子不可知论“两环”的实质,属于《逍遥游》的内容;儒家则认为“数”是“一”至“九”循环往复的,运用就是“两行”;“物数”在庄子看来大小长短、精粗、贵贱都是其内涵,是不可辩、不可论标准不定的,是属于《齐物论》的内容,儒家认为客观事物的标准是确定的,人类的观念因为现象很多应该“应事无方,一事一议” 但大体的善恶框架是可以确定的,属于《达生》的基础。
3:有为、无为的理解问题,两家都有“无为”思想但是内涵不同,道家中庄子“无为”是“不干事”,是错的离谱的谬论,庄子以后的道家,也认为“无为”就是不干事的观点实在荒谬,所以修正为“顺应自然也是管理的无为”的观点,但是还不是“无为”的真意,难以圆满解释“无为无不为”的原因,所以被讥笑为“窃天之功为己有”;儒家最初认为“无为”是“德”的示范作用的结果,见《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的真意反倒是儒家先理解出来的,在《渔父》篇中认识到“无为”实质上是“隐蔽的作为”这个关键,为什么说这个真意是儒家理解出来的呢?一是《渔父》的人物是孔子,这样贴金的做法不会贴到别家上去。二是《渔父》篇有明显的佛学思想,而历代学者中儒家比道家对佛学的重视要更胜一筹。实际上就两家的保守情况而言,道家是学理、形式都保守,儒家是形式保守而学理不保守。 由于“无为”的真意是隐蔽的作为,可见有为、无为的区分在于“仁”,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而两家争论的“自为、不自为”的区别, 在于是不是管理与否的问题,道家自然不用管理,属于“天放”;儒家管理是有德者引导的管理。从这一点来看,儒家接近正确而道家荒谬。
4:两种内外的理解,之一“道”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区别,道家认为客观事物如石头和精气神都是“道”的内涵,儒家认为精神思想是“道”,由此展开了什么是“道”的辩论,主要是《知北游》篇章的内容;之二是道家准确说是庄子却认为思想观念、仁义礼法甚至名字等都属于外物。我分析庄子对外物的理解大致有两种层次,一是不可知论中的外物,名字叫什么都可以,仁义、是非、厉害等等观念全都没有,庄子认为是“真德”,是逍遥游的内容;下一层次是知道外物,但是外物不可必,属于《养生主》的内容。由此产生的名利、财富、功德等都是外物,是“道”的障碍因而“弃世”;儒家认为这些不是障碍,是没有看透彻的缘故。由此展开了“外物不可必”《达生》篇章的内容。我认为,总体上说儒道两家各有偏差,庄子不是偏差而是偏激。
5:“德”的理解,庄子的“德”简单说就是未开化的原始状态是“德”,是没有他认为的外物污染是“真德”,是他所理解的纯朴本色。因此庄子才会认为“无为言之之谓德”,“无用之用”是保存“德”的方法。 这个牵涉到的就是“德”的内外的问题,内化外化就是能不能、会不会污染的问题。这也有两个层次,根本没有相应观念的是混沌的“德”,是逍遥游的一个条件。如果有这种观点但是“不得已”的情况也是“德”,这个辩论主要在《达生》篇的相关内容;这种观点的一个应用就是《德充符》,《德充符》不是说“德”怎样成“符”的,而是说“德”作为“符验”是靠不住的。 由此,庄子认为不用工具、不得已才干事是有“德”的表现,用一个极端例子来看的话,就是生吞活剥的原始做法有“德”,而做熟了再吃就是“无德”了。庄子的关键是没有将“德、才”的界限区分开,如同好人和坏人与他本事能力大小不是一回事一样,是浅薄的观点。老子和庄子之间对“德”的区别如“无为”的区别一样,关键在于干不干事,之后才是对成绩的态度。
有上述五点主要区别,我想就可以基本划分开两家观点了。其它的尊卑观念两家都有,或者说庄子也有,区别在于“道德仁义礼”的顺序上。还有一些有没有公私界限以及要不要界限之类的问题,属于五大点中的小分支,学友可以自行分辨。还有一些关于考证的问题,如佛学最初传入我国大概在公元一世纪由龟兹传入汉地的。宇宙的说法大概是《列子》前后才有的,这个有待考证,我觉得还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
点击数:5262 录入时间:2012/2/18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