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的实质
|
一:《庄子》实质有两种,一是庄学版本内容构成的实质,二是庄子学说的实质。
我认为,郭象《庄子》实质是刘向抽取、编辑出《列子》之后的残存部分,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刘向之后的人如《淮南子》编辑者增补的内容。 郭象《庄子》和《列子》合起来,是原始《庄子》,不过不完整,流传中还有遗失,主要是《逍遥游》、《齐物论》部分,这部分从《列子》以及郭象《庄子》残篇中,可以反衬出些端倪 。 郭象《庄子》大部分保留了道家观点,《列子》则是刘氏父子认为儒家观点的精华结合。郭象 版本所谓的内、外、杂篇的分法,是没有看透内部联系的结果,实质上只有内篇七篇内容,其它的都是内七篇的有机组成部分。
庄子学说的实质,《庄子》是儒道两家为主的争鸣的综合观点,不是庄子或一个流派的观点。庄子学说的观点在儒道两家为主的争鸣中,是被逐步但是完全抛弃掉了的。
二:原始《庄子》的九大重点错误:
由于儒道两家辩论都是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所以学理上你看的前我更看的前;想象上你神奇我更神奇,你海阔天空的神侃我就神侃的没有边际;你手法上用明褒暗贬,我就明贬暗褒;甚至相互对贬的也是含蓄对含蓄,幽默对幽默,直到文骂、武骂相加、撒泼打滚乱骂的全武行无所不用其极,都无不针锋相对。这些在辩论双方来讲可谓痛快淋漓,但后人尤其是不熟悉儒道两家观点实质者来看,难度无形中就加大了。我们怎样来区分二者的言论呢?其实很简单,人的思路如同现实的道路一样是有际可循的,那些辩论的起点、原始的观点就是庄子的观点,有了起点就可以提纲挈领了。 1:“一”或是混沌作为起点、内涵的错误; 2:有无内涵理解的错误; 3:所谓“玄学”只是一系列错误的产物; 4:善恶是非本质上的错误; 5:无为就是不干事的荒谬错误; 6: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静”是修炼的关键错误; 7:弃世养生的浅薄错误; 8:德、才混淆的浅陋错误; 9:天放,不治理的无政府主义错误。 三:老庄唱反调,根本原因,是庄子对“无为”内涵的错解。老子“无为”,要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而庄子“无为”,要消灭的却是管理的内容,这个本质的不同,造成了老庄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天壤之别。明白《道德经》“无为”的真意,则可以看破原始《庄子》谬论的实质。
我尝试由庄子对“无为”的理解入手,到这种理解的来源,再到这种理解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步骤,来逐步剖析《庄子》的实质,最终使大家认识清楚:庄子只是一枚断了线的风筝,在失去约束的同时,也就失去了飞翔的动力。庄子就象一个以公园为家的流浪汉对世人的看法而已。 道学由抓根本,追求管理艺术的终极成果,以为大家服务来获得威信,以隐蔽的积极性走上更老练、更睿智的成功之路,从而打造现实中的桃花源的理念,被误导为玄虚、出世的消极自慰者的原因,除了《易经》真意的迷失,《阴符经》和《道德经》等经典神龙犹隐、故乱其辞的教育方法外,原始《庄子》开了后世误解的先河。这种误解的误导的直接后果,一是造成了中国人在入世上是儒家,而在精神上是道家的双重性;二是成了儒家学说两千多年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
想振兴道学,就要首先清除原始《庄子》这个谬论的源头,将脚步从玄虚中踩到坚实的大地上来。 侧重“道”的运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是《易经》,将道的规律用于实践的是《阴符经》和《道德经》。《易经》是问题分析方法的至高点;《阴符经》和《道德经》是分析清楚之后怎样解决的方法的至高点,《阴符经》较客观地反映“道”的一体两面的作用,善恶生杀在用者一念,是大智慧的至高点;《道德经》是慈悲用“道”的极致,是至善的至高点。
纵观两千多年来的庄子一脉与儒学一脉的争鸣,其实始终在低水平中混战,道家就学术问题来讲自庄子以下90%都是垃圾,完全遮蔽了《阴符经》《道德经》的思想,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反面教材而已。如果《阴符经》和《道德经》的传承手法被参破的话,这些混战就不可能出现,清除原始《庄子》的谬论也就不会浪费那么多精力了,所以要高瞻远瞩的清除原始《庄子》,要在高起点和深根固蒂两者同时着手:
1:《阴符经》“五贼”、《道德经》“五德”是全面认识世界的至高点; 2:《道德经》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德、法治国的理念是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这也是“无为”的真意。 其次,《道德经》“故乱其辞”的育人手法,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体现,没想到一个小手段陷住了古今天下人。这一关参不破,思路不对,必然会谬误百出数不胜数,陷入盲人摸象之中就不奇怪了。 由此,才会出现《老子》《庄子》《列子》同为道学三玄的奇怪局面,本来老子和孔子有师徒之谊,顶多只是政见不同而已,结果自从庄子喊出要全面打倒仁义的口号后,不仅挑起了儒道学术的全面对抗,而且也逐步演进得势同水火了。而且不仅对道德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混乱,甚至对善恶这个最应该持鲜明态度的问题,也要三缄其口、故弄玄虚以示高深了。 而在庄子说要在肉体上消灭圣人之后,就更将道学变成了反发展、反进步的众矢之的了。难怪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要将庄子的谬论放在首先应当批驳的对象了。因为,这种观点明显和事实不符,所以道学的真意也就遮蔽无遗了,道学式微也就在所难免了。
[size=+0]四:上述观点是我的学习体会的一部分,马上就基本完稿了,到时还请多多指教。
目录 第一卷:《周易》不符合《易经》思路 第二卷:《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第一篇:大智《阴符经》 第二篇:至善《道德经》
第三卷:《庄子》实质 前言 第一篇:混乱的郭象版《庄子》 第二篇:郭象版《庄子》整理 第三篇:《列子》实质 第四篇:郭象《庄子》与刘向《列子》的融合 第五篇:魏牟原始《庄子》 第六篇:儒道为主的学术大融合
第四卷:杂篇 第一篇:批驳《太一生水》 第二篇:学习《道言浅近说》 第三篇:《简白》胜《厚黑》 第四篇:与傅佩荣先生商榷《向老子问道》 第五篇:由《辩论学》看《庄子》的诡辩术 第六篇: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第七篇:培育软实力中的硬道理——中国哲学
(编者按:为方便阅读,用黑色标明庄子观点,用蓝色标明儒家观点,用绿色标明简单注释,后世如《淮南子》一类的综合观点在注释提示一下。欢迎参考。
|
点击数:4401 录入时间:2012/2/18 【打印此页】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