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出版古今谈

来源:中华老子网《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探源卷》

石中元

为什么西方前些年出现了“老子热”

20世纪8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出版《道德经》(亦即《老子》)的热潮。1987年,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意思是说,管理一个大国家,就像煎小鲜一般,是不能随便折腾的。华裔学者张绪通先生写了一本《道的综合管理》,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本《未来的行政管理》,又将“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奉为圭臬。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的《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在已有多种英文版译本的情况下,一种新的五千七百二十字的《道德经》英译本出版权,1992年在美国又为八家出版商所争夺,最后被哈泼公司以十三万美金买下,创下了美国又一项出版权费用高纪录。《道德经》在德、法、英等发达国家一再翻译出版;在德国,几乎大小书店都有老子著作的译本。

为什么西方兴起了“老子热”?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以老、庄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三百年以来的全球工业化浪潮,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黑色文明”之路,导致了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动植物大量灭亡等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状态。人与大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人与天、与地、与动植物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西方人发现在老子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学说中,有环境保护的意识。《道德经》是人类史上最早的“生态文明”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是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对不尊重自然规律任意征服大自然的一种警告,老子旨在规劝人类走绿色生态文明之路,这是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

第二、填补心灵空虚需要老子哲学。西方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精神空虚、精神混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人们在追求无止境的物欲的同时,被精神的空虚和痛苦所困扰。“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反对物欲横流,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道德经》能够起到填补精神空虚的作用。

第三、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需要老子哲学。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使一些人成了百万富翁,又使另外一部分人流落街头。行骗造假、上吊投河、抢劫杀人,人间社会悲剧屡屡发生。老子的道法自然、守静抱朴、“身重于物”、“少私寡欲”的处世哲学,清白做人、冷静处世的人生准则,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平衡。“去甚、去奢、去泰”的养生之道,使处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压力下的当代人找到了心理寄托和慰藉。

中国历史上研究老子的概况

现存最早专门论述老子生平和著述情况的当推《史记》。据考证,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阴历二月十五日,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今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道德经》流传至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异文歧义很多,为研究老子的思想带来了困难。1973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帛书《老子》的两种写本,通称甲本、乙本。甲本抄写年代约在汉高祖时期,乙本抄写年代约在汉文帝时期,距今都已两千余年,是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本子。

古今有关《老子》的注家不可胜数。清代学者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说:“解老自韩非以下千百家。”当代学者陈鼓应搜列古今《老子》注解二百六十二家,皆有书名、作者姓名。据文献记载,最早解释《老子》的是韩非的《解老》、《喻老》两文,继之为西汉严遵《老子指归》、东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晋南北朝王弼的《老子注》。近代有山东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等较为流行的注本。

道教协会及老子故里出版研究近况

由老子、庄子开创与奠基的“老庄流派”,沿着哲学的路子走,发展出魏晋新道家,汇合成宋、明儒()家;沿着宗教的路子走,便造就了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道教从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老子被道教崇奉为教祖,《老子》一书被尊称为《道德真经》,成为道家的主要经典。1990年,中国道教协会开办了中国道教学院,成立了道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道教》杂志社。到2002年,《中国道教》杂志已发行百余期。

近年来,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县对老子文化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91125日,成立了中国鹿邑老子学会。学会成立以来,连续多年举行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及老子学说国际研讨会,编辑出版了《老子故里话老子——老子学术交流论文集》(14)。安徽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孙以楷编著的《老子外传》,钱耕森、李仁群编著的《老子百问》,徐澍、刘浩注释的《道德经》。

20世纪以来的老子研究与出版

自从20世纪初“诸子学”兴起以来,老子文化的研究与出版大致出现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研究

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1911年出版),是现代第一本中国哲学史专著。胡适将老子放在孔子的前面,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大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宇宙意识的哲人。《道德经》将人类的观察思考范围由人生、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把人类封闭狭隘、自私保守的视野扩展成宇宙大视野,形成博大精深的历史胸襟。“道法自然”不是让“自然”符合人类的主观偏见,去迎合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强调“人之道”要服从自然无为的“天之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得背离天体和地球运动演变规律。围绕着《老子》的成书年代以及老子的出生时间、老子的诞生地,梁启超等人与胡适展开了争论。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问题,至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版研究

围绕着老子思想的哲学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著名学者展开了争论。冯友兰、任继愈、汤一介等认为老子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而关锋、林聿时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这次争论的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在《老子哲学讨论集》一书中。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版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子研究出版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老子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其中有高亨的《老子译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詹剑峰的《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许抗生的《帛书老子注释及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任继愈的《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张松如的《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87年版)庐育三的《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而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澄清了世人对《道德经》的误解和偏见。他认为,老子思想不是消极厌世的,他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不争”是不伸展侵占欲,“柔弱”是有韧性、持续性,“冲虚”在于深藏而不露,含有无尽的创造因子。“以故私故能成其私”,并非叫人自私自利,“所成之私”是指得到大家爱戴,成全个人的人格。

葛荣晋的《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月版),集各方研究专家的智慧,阐述了道家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主要价值,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整体研究,再现了道家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其中,在“老子与自然农法”一章中,介绍了日本农学家福冈正信的“自然农法”。其要点是: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利用生物,以虫治虫,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清静无污染的环境,取得了好的效果。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版研究,其特点是从老子思想中发掘出现代意义。老子、庄子和先秦道家学派,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主张“天地万物一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主义对于管理现代社会、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走出生态危机,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近年老子文化出版动态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儒、释、道融会贯通加以阐述。由台湾古老文化公司编辑的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著述,先后由大陆数十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出版了陈鼓应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任继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其中有李申著的《老子与道家》,内容丰富,考据有法;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洪丕谟主编的《老子十日谈》、《庄子十日谈》等“十日谈丛书”,读来如饮源头活水,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道教宫观文化》、《中国道家》、《与老子对话》、《道解菜根谭》等书,对道家思想、老庄学派做出了更深入的专题探讨。

20021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再版了《老子道德经浅释》(赵毓民、赵琳著),该书原名《道德经洗尘录》。意思是把一部分前人加在《道德经》上的牵强附会之词,像洗去尘埃一样摒弃,还老子之书以本来面目。该书根据《老子》各章的中心思想把八十一章划归哲学、人生观、政治、军事四个单元,各单元内仍保持原章次序;并把八十一章视为联立方程组,像解代数那样用《老子》原文互文互证求解《老子》本意,同时以《老子》成书前后一千年间的信史资料作为印证。该书作者赵毓民、赵琳认为,《老子》其书是理性主义著作,它在本体论、人生观、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诸方面,都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古代平民的哲学,带有一定的群众性;《老子》中的观点虽不能全盘肯定,但很大部分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光彩照人。

另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关于老庄哲学、道家文化的图书,如《老子译注》、《庄子译注》(吉林文史版),《老子的文化解读》、《庄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版),《庄子的处世哲学》(武汉版),《道家箴言录》(内蒙古版),《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中国广播电视版),《反者道之动——老子新说》(华文版),《道教史》(华东师大版),《老子道德经精解》(四川大学版),《道一回归自然》(广东人民版),《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版)等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哲学进行阐释。在这些出版物中,张松如教授著述的《道家哲学智慧》(吉林人民版),对于道家哲学进行了全面论述,阐微析疑,得其要领。今日中国出版社的《道教历史百问》、《中国道家秘传养生长生术》,同时用英、日、德多种文字翻译出版。

另外在众多社科学术著作中,亦涉猎到道家文化,如《禅宗与道家》(南怀瑾著,复旦大学版)、《民族与宗教》(郭熹微等著,春风文艺版)、《世界十大宗教》(黄心川主编,东方版)、《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版)、《国学研究丛书》(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版)、《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汤一介编,北京大学版)。值得一提的是,由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丛书》(中国人民大学版),收入三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中经典的理论及言论,选录了中国历史典籍中体现中华民族美德的典型人物及其具体事例。

综观老子文化的出版现状,虽有突破和创新,但似乎仍缺乏有深度、有力度、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著作。如何用现代意识诠释老庄?怎样用现代科技烛照道家?道家文化的研究能否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在这环境破坏、生态危机,全球性的信仰缺失,行为无序的时代,《道德经》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出现类似港台“现代新儒家”阵势的“现代新道家”。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出版界对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编辑出版,还没有形成气候和规模效应,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

老子的《道德经》是华夏智慧的源头之一,以老庄流派和孔子思想为基础的“儒道互补”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但为中国佛教——禅宗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也直接促进古典医学、养生学和武术、气功等学科的发展。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指出;“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家在中国文化中,至今还是生气蓬勃的。”老子文化,在当时无愧于自己的时代;在今天,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道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日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点击数:2339  录入时间:2011/10/31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