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曲仁里,是老子的故乡,春秋时属楚国苦县厉乡管辖,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鲁哀公二年(前492年),孔子在任司寇离职后周游列国,过陈,至曲仁里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周礼,与老子就“仁义之治”与“无为而治”展开了一场辩论。
孔子这次拜访老子的目的是想通过老子的介绍藏书于周王室守藏室。老子长期担任周王室守藏室的管理人员,孔子早在30年前(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就曾适周向老子请教过周礼。老子回答道:“你所说的人,他的骨骸都已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一个君子,如果得着政治机会,就做官,坐马车;得不着政治机会,就像蓬蒿一样,流移而行。我听说:会做生意的良贾,把宝货严密的收藏,仿佛什么也没有似的。而君子之人,身有盛德,其容貌应谦让就像愚鲁之人似的,要把骄气与多欲、姿态容声与淫欲之志都去掉,因为这些对你都没有好处的。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而已!”当孔子学成向老子告别时,老子临别赠言,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是用财物,仁德的人送人是用言辞。我不能够富贵,却盗取了仁人的名号,所以就说几句话送你,这话是:一个聪明而又能深思明察的人,却常遇到厄困,几乎丧生,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一个学识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后果。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属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及自己。”老子的上述两段话,其基本精神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告诫孔子,要容人谦下,不争胜,勿矜夸,寡俗去己,毋骄毋愎。这个精神也正是周礼的基本精神。由之可见,此时的老子,是一位精通并恪守周礼的史官。所以,当孔子离周返鲁后,曾经这样称赞过老子。孔子向他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能升天;鱼,我知道它能游于深水;走兽,我知道它能在旷野跑。在旷野里跑的走兽,可以用网去捉;在深水里游的鱼,可以用钓线去钓;在天空中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它是不是乘风驾云升天的。今天我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是龙吧!”
从第一次问礼于老子之后,30年一晃就过去了,经过30年的潜心钻研,孔子不但精通周礼,而且把仁学与周礼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孔子这次到曲仁里拜访老子,目的是想通过向老子宣讲自己所主张的仁学的内容和价值,说服老子;并进而通过老子将自己的著作收藏于周王室的守藏室。但此时的老子,已对孔子视为珍宝的周礼毫无兴趣,对孔子所宣扬的仁学更是不屑一顾。促使老子思想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发生在公元前520年至前516年之间的王子朝之乱。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王子朝与王子猛互相争夺王位,不择手段,大动干戈。尤其是王子朝,表面上对周礼崇敬备至,而骨子里却“无礼甚矣”!据《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王子朝在内乱中为礼敬神灵,将成周的宝藏沉于河中以敬神;他还打出维护周礼立长制旗帜,奢言“王不立爱,公卿无私”,而内心里是一心想自己登上王位。面对如此黑暗昏乱的社会现实,老子认为:周礼只不过是统治者用以掩盖其“无礼”行为的一块幌子,老子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深感“人之道”与“天之道”是如此的悖逆,“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是自然的,合理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人为的,不合理的。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遵循“天之道”,实行“无为而治”,而不应该抱残守缺,实行“人之道”的“仁义之治”。于是,在孔子与老子之间,一场围绕着“仁义之治”与“无为而治”的辩论,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孔子与老子之间的这场辩论,其核心问题是人性究竟是什么?辩论一开始,老子就一语中的,明白无误地向孔子提出了什么是人的本性这一问题:
老子问:“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答:“是的。君子不仁便不能成长,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是人的本性。你还有什么指教?”
老子说:“请问,什么是仁义?”
孔子说:“正心和乐,兼爱无私,这是仁义的实情。”
老子说:“噫!危险啊!你后面这些话!谈兼爱,岂不是迂曲!说无私,才是偏私。先生想让天下人不要失去了养育吗?那你要知道天地原本是常在的,日月原本是光明的,星辰原本是罗列的,禽兽原本是成群的,树木原本是成长的。先生依德而行,顺道去做,就是最好的了;又何必急急于标举仁义,好像敲锣打鼓去寻找失迷的孩子!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作者系周口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