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故里与太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

来源:中华老子网《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探源卷》

张志清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老子思想超越时空,不仅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对世界文化,特别是东方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老子以其涵盖天地、贯通古今、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被列为世界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现在的鹿邑由历史上的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的太清宫一带,见于最早的记载商周时为厉,春秋时为苦县。东晋刘宋时期改为父阳,北魏更名为谷阳,属谯郡(今亳州);唐更名真源,属亳州。北宋改真源为卫真,元代始将治所在今鹿邑城西60里的鹿邑城(旧鹿邑县治所)移今治,将卫真并入鹿邑,属归德府(今商丘)管辖。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丰富,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鹿邑在商、周时为厉国所在地,春秋时,楚灭厉,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的记载,为确定老子故里提供了最具权威性、时代最早的资料。“厉”音通“赖”,被楚灭后,在此置赖乡。发源于太清宫镇西北侧隐山的赖乡沟,纵贯太清宫镇,至今仍然流淌。赖乡沟应是因赖乡在此而得名。

关于老子生地,自《史记》以下,《汉书》、《后汉书》、北魏时期的《水经注》、《赖乡记》都有明确记载。《汉书·地理志》“淮阳国,……县九,……苦、莽曰赖陵”,颜顺古注引晋《太康记》云:“城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东汉桓帝时,尊老子为道家鼻祖,在太清宫建庙祠老子。《后汉书·桓帝本记》“延熹八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之苦县,祠老子”,同年十一月,“使管霸之苦县,祠老子”。老子庙自此开始,成为远近闻名的胜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这里涡水,为古涡河。今天的涡河所以在鹿邑和太清宫之北,为元代以后改道而成。与北魏郦道元同时代的崔玄山所著《濑乡记》对老子庙的记载更为详尽,他不但确定了老子祠、李夫人祠的具体方位,而且庙前石阙尺寸,碑刻内容都有详尽的描述:“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今亳州)西出五十里,广北二里李夫人祠。”所言位置与今天的太清宫、洞霄宫完全对应。可见在北魏时老子祠、李夫人祠保存还相当完好。李唐王朝建立后,尊老子为李姓始祖,对老子祠大加修缮。唐高宗乾封元年,“如亳州(老子祠所在的谷阳县属亳州管辖),祠老子”,并将老子祠所在的谷阳县更名真源。唐玄宗天宝二年,对老子祠进一步修建,并更名为太清宫,李夫人祠更名洞霄宫。至此,太清宫、洞霄宫(即当地所说的前、后宫)建筑格局、名称正式确定下来。北宋真宗即位,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于大中祥符七年,亲赴太清宫,并将真源改名卫真县,进一步扩建太清宫、洞霄宫、明道宫,至此,太清宫的建筑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真宗此次朝谒太清宫、洞霄宫,留下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即《先天太后赞》碑。该碑是真宗为老子母亲所作的赞,碑高8米余,保存完好,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俗称“三御碑”,至今仍立于洞霄宫前。金统一中国北方后,仍不忘对老子的祭祀。金章宗泰和二年,“遣使报谢于太清宫”。元代建立后,皇帝也专门下旨对太清宫的庙产进行保护。从上述可见,从东汉至元代各代皇帝都是把鹿邑太清宫作为老子故里进行祭祀的。

除了上述丰富的文献记载外,历代皇帝及地方官员的祭祀也留下丰富的碑刻资料。见于记载最早的碑刻有汉代陈(国)相边韶所立《老子铭》碑,东汉永兴元年谯令王阜所立《老子圣母李夫人碑》。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任亳州令时曾对所有碑刻进行了调查,并收录《隶释》中。这些碑刻虽然现已无存,但多有文献可考。现存的碑刻最早的有唐玄宗所立的《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宋真宗所立的《先天太后赞》碑,金《续修太清宫碑记》,该碑详细记载了太清宫历遭兵燹、水患及金代重修的情况。元代圣旨碑和海都太子令辞,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40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可以说,早在元代,太清宫就是国家级保护单位。1997年发掘的洞霄宫庙产碑,也是金代地方官员对其庙产的确认。据不完全统计,金代时,仅洞霄宫庙产尚有五千余间。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非从前,“较之于唐宋,仅存什一也”。

1997年,为寻找老子的有关遗址,了解太清宫历史上本来面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地、县文物部门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收获。1、通过对太清宫西侧的隐山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原始社会至商代,这里就是一个人类的聚落。西周的长氏贵族墓地,发掘出了一座西周初年大墓,出土各类精美文物上千件,是近年我国考古上的重大发现。在遗址东侧发现有环绕的夯土墙,有可能是商周时厉国城墙。春秋时遗址上埋有马坑、祭祀坑,埋葬有玉圭、玉琮、铜碗,表明春秋时这里不是一般的村落,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生活的环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2、对太清宫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发掘,初步了解了太清宫的建筑规模。经钻探,在今太清宫太极殿周围350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大面积的建筑基址存在。现存的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与大宋重修太清宫碑之间应为神道宽度,由此可知金代时神道宽尚有36米,其规模可见一斑。3、通过对洞霄宫的发掘,初步了解唐宋时期的建筑结构和布局。此次发掘的建筑有唐、宋、金、元等几个时期,洞霄宫在唐宋时期为砖基土墙、瓦顶建筑,唐代始建,宋代大规模扩建、改建,金、元时期部分使用。整个建筑分宫殿区和一般区,宫殿区长240米、宽180米,分前、后两区。前区为宗教活动区,主要殿堂设在该区。在前区发掘出中迥廊、中门门址、东西迥廊、西配殿等。在发掘的建筑基址中出土了丰富的遗物,主要为建筑构件,有砖、瓦、瓦当、滴水、脊饰、石柱、柱础等。尤其是脊饰,有各种兽面、兽头,以龙形、狮形为多,是难得的艺术品。瓦当、滴水图案复杂,有花卉、鸟类、动物等形象。出土了一批生活用具,以瓷器为多。这次发掘,再现了规模宏大的唐宋建筑遗迹。这些建筑及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历代祭祀老子的情况尤其珍贵。此次发掘成果,被评选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

今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7年的发掘基础上,第二次对鹿邑在太清宫遗址的地下建筑基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此次发掘的前宫,在现太极殿之北,目前揭露面积已达500平方米,发现了宋代大型门殿基址。门殿为长方形,高台建筑,东西13米,南北87米,面积约113平方米。从残存南北三排、东西四行大型石柱础分布情况看,门殿应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殿地面铺砖为40厘米见方的灰砖。门殿东、西两侧各有宽约l米的南北门墙,中部有东西向宽墙将门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并与门墙相连呈“H”形。

门殿前区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两通。西为《亳州彩绘太清宫大殿圣像记》,立于金天德二年(1150年);东侧石碑正面为《太清宫诗》,背面为《亳州住扎军义社献送记》,立于金正隆四年(1159年)。两碑文记载了金代初年当地官绅、军士捐资捐物修缮太清宫的史实。

门殿南北均有宽25米的踏道下行。门殿两侧附属建筑对称分布,并有踏道与门殿相通,由于发掘面积所限,其结构、性质目前尚难确认。从门殿建筑形式看,前有明柱,后有砖墙,砖墙外侧用白灰内侧以黄泥砌成,中填砖块、夯土,这种建筑工艺为北宋时期所常见。

后宫发掘区集中在基址后区、中门门址以北,全面揭露了后寝院的南门、北门及连接两门的砖铺甬道。后寝院南北宽306米,甬道长267米,宽120米左右。甬道两侧发现三组对称分布的“柱洞”类遗迹,南、北两组,每组10个,呈“梅花”状分布于甬道两侧,中间一组甬道东西各8个也相互对称,周围未见其它遗迹。洞径在010015米之间,洞深0400.80米不等,有的洞内残存有朽木,其性质尚难确定。

寝院南、北两门均为台式建筑,北门东侧建有门房,长方形,面阔660米,进深400米。门房北依寝院北墙而建,房内地面未见铺砖,居住面曾经火烤,局部有红色烧烤面。门房东侧即与1997年发掘揭露寝室相邻,间距仅120米。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碑刻、陶瓷器、建筑构件、铜钱、铜镜等几大类。后宫北寝院北门附近出土铜钱数十枚,有唐开元通宝、北宋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熙宁元宝、元佑通宝、南宋绍兴元宝、金正隆元宝等等,上至唐代、下至金代初年,以北宋钱占绝大多数。门殿上还出土有刻字灰砖,初步观察有“官”、“扬州官窑砖”字样,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依据丰富的出土文物以及建筑基址建筑工艺等特征,可以初步认定,本次发掘前、后宫建筑基址其建造年代应为北宋时期,至金代初年又几经修缮。经钻探,宋代基址之下,仍有早期建筑遗存。种种迹像表明,宋基址之下应有大规模唐代建筑遗存。

这次发掘还清理了宋代《先天太后之赞》碑基座,揭露大型石碑座,基座四周发现有铺地砖。该碑由碑首、碑身、赑屃、石基座四部分构成,总高度可达8米以上,实为弥足珍贵的碑刻实物珍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观赏价值。

通过以上大量的文献、碑刻及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从商代到元代,太清宫一直是豫东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汉代以后,官方和民间一直把鹿邑太清宫作为老子的故里进行祭祀,因此,才有了丰富的文献记载,详尽的碑刻资料及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老子及老子思想,弘扬我国优秀的古老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作者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点击数:1040  录入时间:2011/10/31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