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罗天大醮

民间常见的醮祭中,格局、含意、祭期最大的醮典,当属罗天大醮,【云笈七签】谓:“八方世界,上有罗天重重,别置五星二十八宿。”显见罗天大醮乃指天地万物。罗天大醮则是极为隆重的祭天法仪,以祈协正星位、祈福保民、邦国安泰。

盛极隆厚的罗天大醮,需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为,中三坛各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为,下三层为罗天,由人民供祀一千二百神为,醮期则长达七七四十九天,并分七次举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礼斗醮以及三元醮等。

罗天大醮不仅祭仪隆重,醮期长,普渡区内更要用五色布遮天,无论内坛或外场都显得极隆重庄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超出一般醮典十倍以上,加上普天又须皇帝主祭,封建社会时代,民间少有能力建此大醮。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其下曰祈谷福时坛,凡星位一千二百,为罗天大醮,法物仪范,降中坛一等。”

◆罗天大醮——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活动之一。

“罗天”是指三界之上的大罗天。所谓罗天,是指天外之天,最高最广之天。“醮”乃是道教祭祀三清、四御、五星列宿的一种仪典。早期道教举办醮仪的目的是治病、宥罪。醮仪最早是在夜间,露天设供祭诸神的。大唐《六典》中列有七种斋仪:黄(“竹”字头+录)、金箓、明真、三元、八节、涂炭、自然等斋。其时“斋”已成为一种宗教活动的仪式。唐以后,“斋”与“醮”开始并成。宋代王钦若著(罗天大醮仪),道教遂具有了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罗天大醮等盛大的祭祀仪。明代邓仲修等编定《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时,将斋、醮合并,成为道教宗教科仪的统称。

据道经规定,普天大醮应供奉3600醮位(即神位),周天大醮供奉2400醮位,罗天大醮供奉1200醮位。三种大醮做法、规模虽有区别,但其目的都是,一护国佑民、二延寿度亡,三消灾禳祸,四祈福谢恩。另外还有金箓大醮,玉箓大醮、黄箓大醮等大型道教仪式。


唐以后,历朝不少商王都是每逢国有大事或大灾,均召请道士在宫中或名山宫观设坛建醮。清代以后这种大型道教斋醮活动就很少见了。

罗天大醮的主要科仪有焚香、开坛、请水、扬幡、宣榜、荡秽、请圣、摄召、顺星、上表、落幡、送圣等等。在诵经礼拜时还伴有优美的道教音乐和动作、队形变化多样的禹步及踏罡斗。

1993年9月17日26日在北京白云观举办的“罗天大醮”,是该观自清代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典。参加大醮的有9个内地经团,还有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加澳海外经团。

1998年海外台湾指南宫主办罗天大醮

2001年 5 月在绵山大罗宫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道家活动——罗天大醮。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内外 20 余家经团参加,在全国乃至世界道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7年11月13日,香港道教联合会在圆玄学院举行明朝以来海内外规模最盛大、醮期最长及参与宫观最多的罗天大醮启坛大典,以祈求世界和平、国家富强、香港繁荣及社会和谐。

羅天大醮經壇簡介

都壇 (三清殿)


經壇名稱
道教科儀《清微禮斗科》云:「天一生水,地六成形。」「六合」者,即「東」、「南」、「西」、「北」、「上」、「下」六方是也,這代表了道教的宇宙空間觀,世界萬物就包含在一個「六合」的宇宙內。今次羅天大醮的醮壇便是以「六合」的理念佈置醮場各經壇,以表達出對宇宙的敬畏、對世界的關懷,並希望透過醮會能夠感通天地萬物,祈求上天被澤眾生、賜福香江。「都」者,有重要、首要的意思,「都壇」即「六合壇」中的「上方壇」,代表着「天」,亦可視作羅天大醮六合壇的代表,所以又可稱作「主壇」。

供奉神祇
道教的神仙譜系分為「先天神」及「後天神」,而道教至高無上的先天神 ──「三清」(妙無上帝元始天尊、太上道君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被供奉在「都壇」中,因而「都壇」亦稱為「三清殿」。此外,「都壇」亦同時供奉了輔佐「三清」的「四御」(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和廣東道教傳統上頗為重視的「八天神」(八位流行於廣東民間的神祇,包括東極太乙救苦天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大聖圓明斗姥元君、天姥元君、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天后元君、龍母元君、太乙風神),以及羅天大醮所必須供奉的一千二百位神祇,分為左右兩班,分別供奉,並配以五嶽旗、三清天符幡和三十二天幡,足見「都壇」在羅天大醮中威嚴、莊重、肅穆的重要性。

道教通識文化
將「都壇」稱為「三清殿」,是基於道教本身的宗教信仰內涵而命名。醮會為了方便信眾及參觀者理解「羅天大醮」的內涵及道教文化,特別以各經壇供奉的神仙和宣演的科儀,及其對世人之福庇如願,為各壇取一入俗名稱。其中「都壇」供奉了三清,因而其壇名稱便取為「宣道演法壇」,以表明該壇意旨在於向大眾說明道教所包含的文化精髓,正如壇前任法融會長撰寫的對聯:「靈音到處調理陰陽,滅罪消愆自然和諧;寶誥宣時普渡眾生,扶危救難淨化人間」,所形容的教理教義,並顯示道教神祇的仙班體系;和因着地域方言不同,用詞上會存有少許的分別,譬如北方稱「都壇」,而南方(特別是廣東地區)則多稱之為「主壇」等等,希望大眾能夠對道教法會科儀有更深入、更清晰和更真確的了解。

醮場整體佈局
由於「都壇」在「六合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縱使在地理環境限制的情況下,「都壇」仍是設立於醮場的中位上方,與「祭壇」及內場牌樓形成了內壇醮場的中軸線。

(場地圖側)

神仙譜系簡述

主奉神祇:

三清
「三清」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境,是神仙居住的仙境。《道藏目錄詳注.道教宗源》云:「天寶君(即元始天尊)治在玉清境清微天,其炁始青;靈寶君(即靈寶天尊)治在上清境禹餘天,其炁玄黃;神寶君(即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大赤天,其炁元白……此三君各為教主,即三洞之尊神也。」而「三清」既可指道教「三十六重天」中極高的「三清境」(僅次於包含一切諸天的大羅天),亦可指「三清境」中的三位教主,現在則普遍採用後者的意義,即「三清」指道教的三位最高神祇:妙無上帝元始天尊、太上道君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妙無上帝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為萬道之祖。《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其前身乃開天闢地的盤古天王,而道經中亦有云:「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炁也。此炁化為開闢天地宇宙之神,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此外,道經還記載天地曾多次淪壞又重生,周而復始地循環運作。每當新的天地形成,元始天尊或出現於大羅天中央的玉京,或下降到窮桑之野,向世人傳授道之奧秘,其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道教中地位顯赫的天神。

元始天尊一般供奉在三清像的中央,頭繞環光,手執丹丸或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的「洪元」時期。

太上道君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位列三清中第二,為萬經之祖。據道經記載,靈寶天尊乃「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烟」,誕生在西那天郁察山浮羅之嶽,得元始天尊下降授其靈寶大乘之法,位登高仙,治玄都玉京,有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人侍衞,萬神入拜。凡遇有緣好學、請問疑難者,天尊都不吝訓誨。依《雲笈七籤》卷三所言,靈寶天尊得元始天尊之大法後,先後降世,傳法於帝嚳、夏禹、葛玄等人。

靈寶天尊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側,手持太極圖或如意,寓意「天、地、人」三才已定,三界互生互合的「混元」時期。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位列三清中第三,為萬師之祖,道教尊為「道祖」,民間一般稱為「太上老君」,先秦時代降生為「老子」(李耳),撰述《道德經》傳世。《雲笈七籤》記載,道祖之母為元妙玉女,吞下太陽之精,孕育八十一年後,從左腋生下老君。因其生於李樹旁,故以「李」為姓;又因其耳與眾不同,故取名為「耳」;加上道祖「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

 

来源據一些道書描述,道祖誕生時「瑞雲繚繞,萬鶴翔空,九天萬神前往祝賀,玉女擁抱,九龍薦水。老君降生後即行數步,步生蓮花。走到九步時,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道獨尊。』」又據道書描述,道祖隠顯莫測,變化無窮,曾經以各種的名號、身份出現於不同朝代,度化世人。

道德天尊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右側,手持一把繪有日月或太極圖的扇子,象徵着天地形成、萬物化生、由太極分化出天地(或陰陽)的「太初」時期。


輔奉神祇:

四御
道書有云:「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四御」即輔助三清的四位天帝,分別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與「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道法會元》中合稱「三清」和「四御」為「七寶」,表示在道教信仰中,「三清」及「四御」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統率天地萬神、至高無上的統領。某些道書中,更對「四御」的統率工作定下了一些清晰的分類,分別是:「萬天之主玉皇上帝」、「萬雷之主天皇大帝」、「萬星之主紫微大帝」及「萬地之主土皇地祇」。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四御之首,在道教神祇系統中,地位僅次於三清,民間簡稱之為「玉皇大帝」、「玉皇」或「玉帝」。

「玉帝」之信仰源於上古對「天帝」的崇拜,《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指出,玉帝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統轄天神、地祇、人鬼,是三清外諸神的皇帝。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天皇大帝位列四御中之第二位,源於古時的星辰崇拜。「勾陳」又作「鈎陳」,靠近北極星,由六顆星組成,有主御羣靈,執掌萬神之權。

道教將勾陳六星尊為四御之一,使其協助玉皇執掌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兼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北極大帝」位列四御之第三位,同樣源於古代對星辰的崇拜。「北極」即「北極星」,亦稱「北宸」,即俗稱的「北斗七星」。

《雲笈七籤》中云:「北辰星者,眾神之本也。」據道經所載,北極大帝受三清及玉皇之統御,其職統領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萬星之宗主,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古人又稱「北極星」作「紫微」,認為可與地上的皇帝相應和相配,故「北極星」又為「帝王星」。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土皇地祇位四御之末,是總司土地的大神,也是四御中唯一的女性神祇。土地是人們日常生活所需材料的來源,對於以農立國的中國而言,土地和人們之間的關係則更加密切,因而也孕育出對大地的崇拜。

《漢書》中記載有一次漢武帝郊遊,見野外春光明媚、草木茂盛,感嘆天地造化之神奇,說:「上帝予朕理九州,而后土無祀,則禮不答也。」於是始立后土祠於河東汾陽,並親自拜望。及至北宋之後,祭祀后土更成為國家祭祀大典,「后土」遂成為「國家」以及「君王權力」的象徵。

八天神
「八天神」並非一個正統的神仙譜系詞彙,而是廣東地區道教全真道的傳統中,八位在齋醮科儀中經常供奉,而在廣東地區又較為著名、廣為信眾供奉的神祇,包括「天姥元君」、「東極太乙救苦天尊」、「太乙風神」、「大聖圓明斗姥元君」、「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北極真武玄天上帝」、「龍母元君」,以及「天后元君」。另外,在八位仙真前邊,還置有一對天將,是天界的守護神,左邊的是青龍神將,右邊的為白虎神將。

龍母元君
「龍母」,顧名思義,就是指龍的母親。據說秦代有一位溫姓女子於海邊拾到一顆卵,那顆卵其後孵化出五隻小龍,小龍長大後一直保祐德慶地區風調雨順,龍母因此備受尊崇,所以龍母也成為了中國著名海神,尤其在廣東及廣西一帶,神威顯赫。

天姥元君
亦稱「金母」,即為人熟悉的「西王母」,天界尊神之一,負責掌管眾女仙。《墉城集仙錄》描述西王母云:「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隸屬。」而西王母一般被視作玉帝的妻子,所以坊間多暱稱為「王母娘娘」,但實際道經並無記載,只屬民間傳說。

據葛洪所著的《枕中記》記載,天姥是由盤古真人和太玄聖母通氣結精而生的。民間關於西王母的傳說和故事多不勝數,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是「漢武帝求長生不老藥於西王母」及「蟠桃宴」兩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裏,也借用了西王母召開蟠桃宴的故事內容。

天后元君
全稱為「南北統馭金宮紫蔚貞靜巨德天后慈雲廣覆元君」,亦稱「媽祖」,中國著名的海神之一。有關天后的傳說有很多,而最受人認同是「林默娘」的版本。天后原姓林,名默娘,五代十國的末期(約943年)在福建莆田湄州島紅螺鄉出生,幼時跟一名道士學法術,到十五歲時,得一仙女授予銅符,於是便漸漸學會替人驅邪治病。除了治病及預知吉凶禍福外,最令人敬佩與崇拜的就是有江海拯溺神力,林默娘曾受歷代皇帝敕封為天后娘娘。

天后信仰來自福建,後來從沿海傳至全國,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崇拜信奉之神靈。甚至連日本、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亦都設有天后廟。若以廟的數量計算,天后廟佔香港總廟宇數量之冠。

大聖圓明斗姥元君
全稱為「大梵先天斗姥聖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聖圓明道母天尊」,簡稱「斗姆元君」或「斗姆」 。「斗」指北斗眾星,「姆」是母親之意。道經中說斗姆為北斗眾星之母。《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中則記載,斗姆原是龍漢年間周御國國王的愛妃,號「紫光夫人」,先後為御王生下了九個兒子,其中老大就是天皇大帝(即四御中的「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老二則是紫微大帝(即四御中的「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其餘七子分別是「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也就是北斗七星。

現在有不少道教宮觀都建有「斗姆殿」,供奉三目、四首、八臂的斗姆神像。「斗姆殿」也常作「元辰殿」。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
簡稱「北帝」、「真武上帝」,亦作「玄武上帝」、「玄天上帝」。中國天文觀中,有所謂「二十八宿」的星象觀,而這二十八宿又被分為四組,與「四靈」(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結合起來,成為鎮守四方的守護神。《楚辭.遠游補注》中解釋說:「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顧名思義,「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即鎮守北方的神祇。《圖志》記載:「真武為淨樂王太子,修練於武當山,功成飛升,奉上帝命鎮守北天門,披髮跣足,建皂纛旗。」

東極太乙救苦天尊
簡稱「太乙救苦天尊」,據《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記載,天尊為天界專門拯救墮入地獄亡魂之大神。受苦難者,只要祈求,呼叫天尊之名,即能得到救助,解厄消災;而在地獄之亡魂,亦可避受苦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昇仙。

太乙風神
風神又稱「風師」、「飛廉」、「箕伯」等,表達了古人對風神不同形象的想像。南方地區多認為風神為神禽或神獸「飛廉」,有記載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由於清代時所塑的風神像多以白鬚老翁的形象出現,所以現在我們常親切地稱風神作「風伯」。顧名思義,風神自然是負責掌管一切有關風的事務。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總管雷霆都府,掌五雷院、驅邪院及萬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等三司;並總司五雷,即天雷、地雷、水雷(或稱「龍雷」)、神雷、社雷(或稱「妖雷」),能懲邪惡、救沉淪、使天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一般風、雨、雲、霞、雷、電諸神,都由天尊所管轄。
来源:道教之音

点击数:2243  录入时间:2011/10/24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