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老子县籍考实

作者:李水海(江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 老子是先"相县人",而后"苦县人"。"相县"、 "苦县", 其县籍称名虽有变化,而实际指一地, 即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辖地。所谓"老子为沛人"、"老子为涡阳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关于老子的县籍,拙文《老子国籍考辨》(载《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2002年6月)已经涉及:老子是先“相县人”,而后“苦县人”。这里所说的“相县”、“苦县”,县籍 称名虽然有变化,而实际上是指一个地方,即今河南省周口市(原周口地区)鹿邑县辖地也。

    “县”的称名,在西周时已经出现。郑玄注《周礼?地官》引《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四百里为县,五百里为都。”这里所谓的“县”,是国君设在边远地区的军事重镇,即:“县,远也。”〔1〕(P616) 春秋时期有较正式县制(按照行政区划所设置县)者,似唯晋、秦和楚〔2〕。楚国设县较早,约公元前680年,楚文王以彭仲爽“为令尹”,“实县申、息”〔3〕(P1708)。到春秋中期楚国新设的县已渐多。查先秦史籍,未见陈国从立国到春秋时期灭亡有设县者。所以春秋时期的“相县”、“苦县”当为楚国所设。只是陈灭亡而又复国后,接替楚所设县制,因而可称“陈相(县)。但不能称 “陈国苦县”,因为“苦(县),春秋时曰相”,苦县是楚彻底灭陈后所建制,所以只能说“楚国苦县”(或“楚苦县”),也只能说“陈苦(邑)”而已(楚建苦县前,苦地已有城邑,见下文)

    按:苦,是一个古老的城邑。夏商时,苦方(古华人的一个分支,以食瓠瓜为主食)已经出现。殷商卜辞有:“苦方弗允戊。”〔4〕“贞戊行苦。”〔5〕“古(苦)方亦侵我西啚田。”〔6〕这“苦”是殷时的一个方国。“异方境内非殷帝国势力所能及,如土方、苦方,时为殷之大敌,不时侵袭。”〔7〕苦方在殷商之西 (今山西南部一带)。大约在武丁时期,苦方已被武丁打败, 一部分苦人向北退避(可能退却到今河套一带);一部分苦人归附殷商,而被南迁到苦(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成为殷商的属国。苦国国君称“王古(苦),为殷商王朝承担多种义务。武丁卜辞有殷王派牟助“王古(苦)出战的贞问。其曰:“贞牟酒在疾,不比王古(苦)?贞其比王古(苦)?”〔8〕除承担军事义务外,还须按时朝觐〔9〕,并贡纳方物。苦地农业 生产占重要地位,而且年景丰歉与殷王休戚相关,由卜辞“贞古(苦)受年”〔10〕可证。所以苦地不仅是苦国的国都大邑,而且也是殷商统治势力管辖下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和农业生产基地。周灭商后,一部分苦人迁走〔11〕(P352—353),但仍有一部分苦人居住在苦地,臣服于西周统治者。周初,西周统治 者封舜后妫满于陈,于是苦地成了陈国的辖地。可知苦地由商代的王都到西周初期便沦落成为诸侯国下属的一个普通城邑——陈国苦邑。后来楚灭陈,建立相县,苦邑成为相县所辖的一个地方小邑。楚第三次灭陈,苦邑便成为“楚国苦县”。
   老子故里在苦县,古籍文献有确凿载录。《史记?老子列传》云广老子……苦县(人)。”《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老聃,老子……苦县(人)。”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云: “老子……陈国苦县(人)。”〔12〕边韶《老子铭》云:“老子…… 楚相县人。……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13〕崔玄山《瀨乡记》云:“老子……产于楚国淮阳苦县。”〔14〕《庄子?天运篇》释文引司马彪说:“老子,陈国相人。相,今属苦县。”谯周《古史考》刘昭注:“老子,苦人。”《汉书?地理志?淮阳国》 颜师古注引《太康地记》云:“苦县……老子所生地。”《后汉书?郡国志》和注云:“苦,春秋时曰相。”杜佑《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云: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七云:“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 汉属淮阳国。后汉苦县属陈国。晋属梁郡,成帝更名谷阳,髙齐省入武平县。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笔者按:即老子)于 此,遂改为真源县。”“玄元皇帝庙”、“李母庙”在“县东十四里。”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在今亳州真源县也。”《旧唐书?地理志》云:“真源有老子祠……。”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 云:“老子祠……在(苦)县东南十二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 五里……。”《元丰九域志?附录五》云:“卫真本苦县。…… 老子所生地。”《大淸一统志》卷一九四《归德府二?老子宅》 云:“(老子宅)在鹿邑县东。《括地志》:苦县有老子宅。”淸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二十五云:“苦,春秋时曰相,有瀨乡老子所居也。”“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咸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 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清《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云:“苦县,今鹿邑县东十里楚之苦县、“老子苦县……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为具体、明晰计,兹将关于老子县籍为苦的记载,列成一表于次:

  综上所述,根据古籍文献资料记载、历史地理沿革变化实证,可知老子县籍是:春秋时相县(先隶属陈国辖,而后隶属楚国辖),春秋末年以至于战国初期(老子在世之时段)为苦县(隶属于楚国辖)这个“相县”、“苦县”是指一个地方, 即:战国中晚期至秦朝、汉朝、魏、西晋时的苦县[战国中晚期属楚国辖,战国末年楚被秦灭至秦朝属秦辖,为楚郡辖境; 楚汉相争,由西楚辖;西汉时,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设淮阳国,苦县由此封国辖;新朝时,王莽改苦县为赖陵,属兖州辖;东汉时,复改为苦县,汉章帝章和二年(前88年)淮阳国改为陈国,苦县由此封国辖;三国时仍称苦县,属魏谯郡辖; 西晋时属梁郡辖];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晋成帝更苦县为谷阳县,仍属梁郡辖;南北朝北齐时撤消谷阳县,合并入武平县(东汉置武平县,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北四十里的丘集);隋朝时,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恢复谷阳县, 县治所在苦城,属谯郡辖;唐朝时,髙宗乾封元年(公元666 年)改谷阳县为真源县,仍属亳州辖;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八一说武则天建元元年即公元690年)改真源县为仙源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复真源县;北宋时,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改真源县为卫真县,隶属亳州辖;金朝时卫真县亦属亳州辖;元朝时,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与鹿邑县(隋朝改武平县为鹿邑县,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约60余里处的辛集)合并,用鹿邑县名,移鹿邑县治所到原卫真县治所苦城,属亳州辖;明清时鹿邑县属河南归德府辖;中华民国时鹿邑县属河南开封道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直至现在,鹿邑县则属周口地区(现为周口市,地级市)所辖。一言以蔽之:老子的县籍“楚苦县”,即 今河南省鹿邑县城是也。

  老子县籍河南省鹿邑说早已成为定论。它使安徽省相地(今淮北市境)说(马叙伦、谭戒甫等人持此说,笔者在《老子国籍考辨》中已批驳)、江苏省沛地(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一带)说(姚鼐等人力主此说,笔者亦在《考辨》中反驳过)销声匿迹。但今人又有提出新说者:安徽涡阳说。其主要论据是:(一)春秋时老子是相人,“相”是宋国都城,后曾隶属苦县,其遗址在安徽凤阳府宿州,今在涡阳县〔15〕。又,春秋时宋地袲亦称为“相”,今其位置,就在涡阳县北部的丹城集一带〔16〕(P35)。(二)春秋时,老子出生地是“涡水处其阳”,“相” 在涡河北,而涡阳县老子诞生地天静宫正位于涡阳城北,今鹿邑在涡河南,故老子故里在涡阳县而不在鹿邑县〔15〕。 (三)古籍称老子出生地曾有谷阳县之名,所谓谷阳,是指谷水之阳,鹿邑无谷阳县遗址,也无谷水踪迹,而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古名谷水,老子出生地天静宫位于武家河人涡,故可说“谷水处其阳”(这就是此地曾名谷阳县之由来、可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15〕

      其实,上述“涡阳说”之三论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其论据一中,把春秋时老子故里相,混同于宋国曾作过都城的相,胡说宋都城相“以后曾隶属苦县”〔15〕。明明是宋故地(曾为宋都)相邑,即秦汉置相县,汉时属沛郡(见《汉书?地理 志》)或沛国(见《后汉书?郡国志》),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北 九十里的淮北市相山山下一带。〔17〕(P6—8)(隶屑淮北市烈山区和濉溪县一带),而硬说此“相”,是老子故里之相[即:楚、陈 相县,楚、秦、汉置苦县,汉时属淮阳国(见《汉书?地理志》) 或陈国(见《后汉书?郡国志》),在今鹿邑县城处],强词夺理而推论:“宋国都城”相(后人改为苦、“其遗址在安徽宿州, 1864年渦阳建县时划归涡阳”〔15〕,所以,老子的“真正故乡是涡阳”。真是极尽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之能事!

    其论据一中,还认为“宋之相”实有二地,宋都“相城”是之一,而另一“相”则为“袲”,谓:“《后汉书?郡国二》‘沛国相’,对于此地,梁代刘昭的注补说:‘《左传》桓十五年会于袲,杜预曰在县西南。一名犖。’这条记载的原文是:《春秋》:‘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左传》:‘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西晋学者杜预在注中说"袤,宋地,在沛国相县西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说:‘据《清一统志》,袲在安徽省宿县西。’刘昭把春秋桓公十五年时的‘袲’作为‘相’的注释,是极为准确的。与 杜、杨说一致。它的现今确切位置,就在涡阳县北部的丹城 集一带。也就是说,春秋时代,宋国的‘袲’(chǐ),(旧)或‘犖’,也叫‘相’,,……是宋之相地之一。春秋晚期、战国时已尽归楚国版图,也可以称为‘楚之相’。”〔16〕(P34—35)

    按:“袲”,又作“侈”。其地《春秋释例?土地名》:“沛国相县西南有侈亭。”《春秋地名考略》卷十说在宿州西。西晋相县,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而清代宿州即今宿县(今宿州市),那么“袲”当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其东北正对汉相县。〔18〕(P41)《春秋?桓公十五年》:“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杜注:“袲,宋地,在沛国相县西南。” 陆德明《经典释文》:“袲,昌氏反(切〉。相,息亮反(切)。”许慎《说文,衣部》此“袲”作“袳”,谓:“《春秋传》曰:‘公会齐侯于袳。”’杨伯峻注:“《公羊》‘宋公,上有‘齐侯,二字,《说文》 ‘袳’字下引《春秋传》亦云……。许慎用《左氏春秋》,则今本或脱‘齐侯’二字。‘袲’、‘袳’字同,形稍变,犹‘裏’,作‘裡’。 《公羊》作‘侈,。‘袳’、‘侈’音同。……在今安徽省宿县西。”〔19〕(P142)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的《附图》,“袲(侈)”的地理位置是:东(稍偏东南)距“苦县”(今鹿邑)约65公里,西 (稍偏西北)距今“宿县”(宿州市)约60公里。其实地即今安徽省涡阳县城北(稍偏东北)约28公里处的丹城。此地“袲(侈)”,根本就不在涡河岸边,远离涡河干道约28公里;而持“袲(相)老子县籍”说者,置起码的地理常识于不顾,竟敢说 “相(袲)在“涡河之畔”〔16〕(P36).为宣扬“老子涡阳”说,其。窜改地理位置的手段,拙劣得令人吃惊。再说此“相(袲)”,历史上学者们也无一人提及它就是老子的县籍。何况以《后汉书?郡国二》所记“沛国相”及其刘昭注立论咬定说此“相” 即老子县籍的人,根本不看《郡国二》此史文及刘注后,紧接 着就写的是:“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刘昭注:“伏滔 《北征记》曰:‘有老子庙……。’《古史考》曰:‘有曲仁里,老子里也。,”同是一个学者的注文,为什么就妄加推断那“相 (袲)是老子原籍,而此“相(苦)“有老子里”,反倒不是老子原籍呢?

    其论据二中,以今地理河床流向情况,去推论古代地理河床流向情况,不顾时易河移的自然地理变化,武断地说“春秋时苦县、相故城在涡河北岸,今鹿邑在涡河南岸,故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涡阳老子诞生地天静宫,正是位于涡阳城北,涡河北岸,与‘涡水处其阳’完全符合”〔15〕,故老子故里在涡阳县。然而,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与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显示:元代以前,今日的鹿邑县城 (即春秋的苦城)、太淸宫(即春秋的厉乡曲仁里老子诞生地)等在涡河北岸,而今亳州城(春秋的焦邑〉、义门镇(即春秋时的夷城)在涡河南岸。据《水经注》记载,南北朝北魏和北魏以前亦如此。但元代后,涡河苦县县城至相邑故城这一段河床向北移动,今鹿邑城(即春秋时苦城)、太清宫(即春秋时的曲仁里老子诞生地)处于涡河南岸,今亳州城(即春秋焦城)、义门镇(即春秋夷城〉等地,仍在涡河南岸(从亳州往下 游以至入淮处,这段河床无大变化)。这就是时易河移的自然变迁,绝对不能从今河床地理情况去套改春秋时代的河 床地理情况而妄下结论;所以,以春秋时代老子出生地“涡河处其阳”,而今鹿邑城和太清宫在涡河南岸,进而否定老子故 里鹿邑说、确定老子故里涡阳说,那是徒劳的。

    其论据三中,公然否定苦县在晋成帝咸康三年(公元 337年)更名为谷阳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谷阳县于苦城的史实,说“鹿邑无谷阳县遗址,也找不到谷水的踪 迹”〔15〕,而编造涡阳县的武家河人涡处“曾名谷阳县”,从而否定今鹿邑县(即古苦县)不是古谷阳县,进而也否定古籍称老子生地为谷阳县的记载,断言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涡阳。这是缺乏史实依据的臆断!根据査考,唐代历史地理文献《元和郡县图志》、淸代《历代地理沿革表》都记载着晋更名苦县为谷阳的史实(见前文引文);《元和郡县图志》还记载了 北齐把谷阳(原苦县)省人武平县,隋代又复置谷阳县的史事 (前文已引)。又,《晋书?地理志》云:“梁国: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陈,项,长平,阳夏,武平,苦""”。”又云:“谯郡:谯,城父,酂,山桑,龙亢,蘄,銍。”《隋书?地理志》云:“谯郡:……谯,酂,城父,谷阳;后齐省,开皇六年复。山桑:后魏置涡州涡阳县,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州;东魏改曰谯州;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涡阳为肥水;大业初州废,改县曰山桑。”由以上历史文献的记载可知:(1)谷阳县,即先秦苦县,“晋改为谷阳,北齐省,隋复置,唐改为真源”(《中国地名大辞典》),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城。〔2〕谷阳县是晋人或隋人对古苦县的称名,与涡阳县无涉。在东晋时,谷阳县(前苦县)属梁国辖地。而涡阳县当时尚无置设,其晋时域地,相当于城父、山桑接壤一带,其时此地属谯郡辖。彼时谷阳县(前苦县)与城父、山桑(今涡阳县辖区)一带,不仅非同一郡国管辖,而且互不接壤,其间尚隔一谯县(今亳州市)哩。至隋朝 时,谷阳县(古苦县)、城父和山桑(今涡阳县辖区)一带,虽均属同郡(谯郡)管辖,但当时这两地之间仍有一个谯县横隔着。可知,谷阳县只是古苦县(或前苦县)地的后代所命县名,城父和山桑接壤地区(今涡阳辖地)绝无可能是谷阳县。 那么,根据“古籍老子出生地曾有谷阳之名”的说法,而称今 “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古名谷水)入涡处”“曾名谷阳县”〔15〕,显然是不实之论。

     试问:谷阳县“名谷阳之由来”的真相如何?果真如“涡阳说”者们所杜撰的武家河人涡处正是“谷水处其阳”而称为谷阳县的吗?要追寻谷阳县之由来,就必须弄清楚历史上与老子故里有关的谷水的流向等地理情况。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三《阴沟水》对涡水谷水流向作了考察记录;“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注于东北赖城人谷,谓死涡也。涡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涡水又东而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春秋经书》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左传》曰:谋诸侯之从楚也……谷水又东南,迳己吾县故城西……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城东……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壍, 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人涡水,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20〕(P740—742)现根据《水经注》记述涡水、谷水流向及苦县城、赖(厉)乡、老子庙的位置,列图如下:

    《水经注》记载了北魏以前苦县境内谷水的流势和流向。据此书记载,有称为“谷阳台”者,在谷水北的赖(厉)乡城东北角。郦氏认为赖(厉)乡城俗谓之谷阳台则为“非”[即 赖(厉)乡城不应称谷阳台]。赖(厉)乡城称谷阳台对不对,我们姑且不论;但北魏以前在苦县赖(厉)乡就已有“谷阳台” 的地名则是勿庸置疑的。北魏上溯是东晋,东晋时正称苦县赖(厉)乡一带及周边地区(即苦县一带)为“谷阳县”,恐怕 东晋时改称苦县一带为“谷阳县”与“谷阳台”有关。隋又复置原苦县为“谷阳县”也当与该地区有“谷阳台”有关。虽然现在鹿邑县城及周边一带(原苦县)已无谷阳县或谷阳台遗址,亦无谷水的踪迹,那只是年代久远,水文地貌变迁,而“今谷水已鄄”(《光绪鹿邑县志》)而所致。可珍责的是《隋书?地理志》曾记载谷水上流在圉城(今河南省杞县南五十里), 谓“有谷水”;在史文后记柘城谷阳等县,说明这些地方在“谷水”下游。“谷阳”称名,当以此地有谷水为主要依据。《水经注》尚为我们记载北魏以前的古地名——谷阳台,这就对我们探求原苦县曾称名为谷阳县之缘由,提供了蛛丝马迹。其实,“谷水”即“瀖水”。据《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亳州》载: “瀖水,一名曲水,源从陈州宛丘县东北涸河出,至县界入真源县,……瀖水即陈郡内旧引水渎也。”《太平寰宇记》所记载的谷水(瀖水)的流向,基本与《水经注》的记载相一致。我们不能因为年代久远、水文地貌变迁的缘故,而去否定史录在案的今鹿邑而古苦县曾称名为“谷阳县”的史实。

    至于今“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古名谷水”,“武家河入涡处”(即“涡阳说”者们所杜撰的老子诞生地天静宫所在地)正位于“谷水处其阳”的地缘,“这就是此地曾名谷阳县之由来”〔15〕等虚构老子诞生地的拙劣伎俩,就暴露无遗了。其实 “武家河”是条比较年轻的河流(《水经注》无载)。“武家河” 为俗称,其正名为“雉河”。它上承河南省商丘县的沙河,而东南经亳州流人安徽省境,又东南经观堂(在亳州市东南),再经涡阳县的天静宮,在雉河集(即今涡阳县城)人涡水。查遍史籍(包括有关方志),雉河集这一带古代根本没有称为“谷阳”地名的,更没有记录“谷阳县”一称的。谨慎地说,武家河是一条基本上南北流向(稍偏东南)的河流,不大可能会因此而称“谷阳”、“谷阴”的。说武家河入涡处一带,古曾名谷阳县,毫无史据,纯屑蠡测编造,不值一驳。

   总之,老子是春秋时相县(后为苦县)人,即今河南省鹿邑县故地人。


[参考文献]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左传札记?春秋时县郡之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公十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罗搌玉.殷墟书契前编七?七[Z].珂 王罗 版影印本.1913.
〔5〕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七?三十二?二[Z].国学丛刊石印本1911.
〔6〕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二 [M]珂 王罗 版影印本,1914
〔7〕吴泽.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殷代奴隶社会史(修订本儿)[M].棠捸出版社.1953.
〔8〕郭沫若.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1983.
〔9〕方法敛摹,白瑞华校.金璋所藏甲骨卜辞六九九[幻.金厲版彩印本,1939
〔1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股墟文字乙编四六三五[从]丨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11〕何光岳.东夷源流史“苦方苦夷的来源和迁徙[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12〕陆德明.经典释文?老子遒德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
〔13〕洪适.隶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李昉.太平御览卷三六一产[M].北京:中华书局彩宋本,1960.
〔15〕老庄.涡阳:道家始祖老子故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1).
〔16〕陈广忠.中国道家新论?老子散论?老子里藉与思想[M],合肥:黄山书社,2001.
〔17〕李水海.老子国藉考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
〔18〕钱林书.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域邑及疆域考[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笫七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桓公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0〕王国维.水经注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点击数:4006  录入时间:2013/1/2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