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锐管理在线 2009年11月27日 作者:李海波
在中国文化中,“紫气东来”是一个表示祥瑞的成语,跟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和人物,便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聃,诞生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是河南鹿邑县)。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周天子的中央政府高级顾问兼国家图书馆馆长。
由于古代学在官府,再加上老子他的学问渊博,声名远播,天下学子,争相宗之为师,或受业其门,或辗转相传。据史料记载,孔子曾五次向老子问道,并用“龙”来盛赞他,庄子将他称之为“古之博大真人”。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在太史公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年的孔子,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周礼的废弃,世道的衰落,于是胸怀文艺复兴的宏伟目标,千里迢迢从鲁国赶去中央政府,向老子咨询:该如何策划才能恢复周朝的“礼制”,而回复昔日的盛世。
老子却站在宏观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明确的告诉他:周礼的衰落,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现在,连那些制订“礼制”的人都不复存在了,我们还停留、倒退回去,又能产生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呢?同时,老子针对当前孔子的状态,给出了孔子几条真诚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顺应时机,时机来了,就要把握和发展(则驾);时机不到,就应该稍息与等待(则蓬累而行),把握“科学发展观”,而不能人为的强行和冒进。其次,应该去掉自己的“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些都不利于你未来的发展。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51 孔子回去后,默默无言,三天都没有给学生讲课。学生感到奇怪便问何故,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老子使名满天下的孔丘张口结舌,“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这就是著名的“犹龙之叹”。
孔子曾周游列国,见识的人也不可谓不多。可见过大世面的孔子在面对老子这位智者时,却感到难于把握对方,老子根本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对于走兽,可以张网(“罔”)来捕它;对于游鱼,可用钓丝(“纶”)来捉它;对于飞鸟,可以用拴着丝绳的箭(“矰”)来射它。此三者或走、或游、或飞,固守一端。而老子是龙,高深莫测,变化无形,难怪孔子不知用什么办法来把握他,以致茫然不知所措了。
虽然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人文学者,精通六艺,但严格说来,他却算不上是哲学家。面对老子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大师,孔子感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然而,孔子发自内心地盛赞老子,把老子比作神通广大、变化莫测的龙,这既突出了老子学识的深厚,思想的高超,也表现了孔子的伟大,充分展示了孔子谦虚豁达的品德。
从《史记》和《庄子》的记载来看,孔子对于会见老子的感觉是美好的。孔子回去后,一连三日不谈与老子见面的事,他也许沉浸在与老子谈话的美好回忆中,也许在深深地思考所受到的教益。到后来,孔子听从了老子的劝告,再也不提什么“复礼运动”了。
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便打算西出隐居。当时,周王朝有一位贤大夫叫尹喜,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在周昭王二十三年,尹喜通过观察天上星斗的运行轨迹,知道有圣人将要经过函谷关。于是,他便辞去朝官职务,主动请求到函谷关去当关令,并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这里观察天象。
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便立刻召见守关兵卒说:“若有老翁从东来,乘青牛,切勿放行,立即禀报。”同时,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到了某一天,果然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肩,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青牛嘀嗒嘀嗒,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尹喜看见后,赶紧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参拜:“圣人来矣,有请!”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尹喜在老子前执以弟子之礼,不时请问道要。并言:“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也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鉴于他的诚意恳请,便将自己一生修道的心得和古代流传下来的修道经验,以及我国历代盛衰存亡、世人祸福寿夭的经验教训,对照当时已掌握的科学文化,以人之道比较天之道,综合考察,进行总结,为尹喜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后,飘然而去。
太史公评价老子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隐君子也。”在三教圣人中,孔子为了传播他的学说,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被尊为“万世师表”。释伽牟尼佛为了弘扬他的佛法真谛,也曾“转法轮四十九年”。只有老子,他“无为自化”,任何看似有效的传播工作都没有进行,只是在隐居前,将书稿往尹喜那里随意一放。然而,从《道德经》问世一直到现在,它却拥有过数以千计的注释者,以及400多个不同的版本,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影响遍及世界。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让人叹为神奇!
老子最后去了哪里?最后又收了什么弟子,发生了什么故事,连司马迁都感到扑朔迷离,“莫知其所终”。
虽然“莫知其所终”,但从古迄今,在中国每一个时代,每一种阶层,每一类人群,每一处地域,几乎都有关于老子的传说故事。道家奉他为创始人,道教奉他为祖师,学术界称老子为“双父”(中国哲学之父、世界哲学之父)。在宗教信仰者的心里,老子是天地间逍遥自在、三清化一、法力无边的神仙,是居住于三十三天之上最高的上清宫太上老君。在学者的眼里,老子是中国最早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如著名学者萧焜焘说:“李耳的思想意境之高超,洞意世情之深邃,远远超过孔丘。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一部不朽的哲学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