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第24章)。也就是说,踮着脚跟的人,站立不会长久;跳跃着往前走的人,行不得远路;只看见自己的人,眼光不会明亮;自以为是的人,是非总是辨不清楚;自夸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我仗恃的人,无法长久。
老子以人们所熟知的常识性的现象作喻,告诫人们尤其统治者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因为这样会导致“不明”、“不彰”、“无功”、“不长”的后果出现。只有戒除“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善纳真言,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成就大业的领导者,无不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倘若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做事情往往会失败,甚至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是不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不要骄傲自满,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也多次提到这一点。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面对党内高级干部,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仍然不无启发。
毛泽东说“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在谈笑风生之中,毛泽东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当然不是就史论史,他所讲的项羽失败的教训,针对的是那些缺乏民主作风、不“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的干部,目的是对他们“挖苦一点”,“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后来,毛泽东还特意把一本新版带注解的《项羽本纪》挑出来,推荐给一些同志读,以引起全党尤其高级干部对这个问题的注意。
在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许多成功者最后走向失败,就在于“自是”这种观念在作祟。东晋列国纷争之时,前秦苻坚的经历足以让我们借鉴。苻坚称帝之后,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王猛文韬武略,竭尽所能,苻坚也对他的鸿才大略钦佩有加,仅仅十几年间,前秦北灭燕云,南胁东晋,国力蒸蒸日上,统一了北方,不可一世。可是几年后,王猛病危,苻坚非常难过,为其多次祈祷。病榻之前,王猛以孤焰之力,语重心长地对苻坚说:“自古至今善于做大事的人都要积极进取,能有好开端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古往今来的圣哲王侯都知道建功立业的困难,他们无不小心翼翼,如临深渊。但愿您能够像古代的圣贤王侯一样,那真是天下的幸事呀。”王猛又分析形势说:“东晋虽然偏处江南,可是君臣一心,在我死后不要轻易攻打东晋。而应该将鲜卑、西羌等心腹大患渐渐除去,这样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了。”
王猛说罢就撒手人寰,苻坚失声恸哭,三次亲临哭丧,优宠至极。可是,就在王猛死后七八年,苻坚一反常态,渐渐将王猛曾经说的话抛在脑后,以为可以自恃百万之众踏平东晋。他召集群臣,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平晋之策。左仆射权翼毅然劝阻说:“东晋虽然国力不强,但是它还不是心腹大患,何况他们有谢安等贤才,不能轻举妄动。”其他人也发表了相同的意见。苻坚却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人多势众,将鞭子投在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又何必害怕呢?”苻坚这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态度最终为自己种下了恶果。
就在前秦大军压境之时,东晋丞相谢安毅然决定奋起抵御。他举荐自己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先锋,率领精兵抗击秦军。前秦军队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苻坚看见对方草木皆兵,顿生惧意,随即下令军队后撤。没有想到,有人为扰乱军心,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秦军信以为真,一退千里,东晋军队趁机掩杀。就此前秦军队全线溃逃,哀鸿遍野,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国灭身死的悲惨下场。
同样,《三国演义》中也提供了许多鲜活的例子。荆州之战后,关羽与义子关平被孙权杀害,蜀主刘备发誓要为关羽报仇。这时,诸葛亮与赵云劝说刘备不能轻易用兵,但是刘备丝毫不为所动,毅然亲征。孙权几次求和都被拒绝了,最后只得派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双方数次交锋,互有胜负,后来陆逊见蜀军远道而来就采用防守的战略,这样一来,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被打乱了。当时正值炎热天气,酷热难耐,蜀军士气低落,刘备不听劝阻执意驻守在树木茂密之处,而且营地相连。陆逊趁机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匆匆逃到白帝城临终上演了一幕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还有三国时期的祢衡,恃才傲物,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就看不起,不理睬,因此人们都非常讨厌他。只有孔融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向曹操推荐。曹操早就听说祢衡张狂白大,经常随便臧否人物,曾说许都这个地方没有人才。原来,祢衡到了许都之后,很多人问他许都哪些人不错,祢衡说孔融与杨修还行,其他人都是庸碌之辈。有的人故意让他谈谈对曹操等人的看法,祢衡就说他们仪表堂堂,可以借他们的仪表去吊丧之类的话。
祢衡这些话早就传到曹操耳朵里了,可是祢衡是当今名士,曹操不愿意杀他,但也不愿这样受气,就打算羞辱一下他,于是任命他做了一个敲鼓的官吏。
曹操这样做还嫌不够,还想当众羞辱一下祢衡,在一次朝会之后,曹操大宴宾客打算击鼓为乐。按照当时的礼仪,鼓吏应该更换新衣服,可是祢衡根本不理睬其他官吏的训斥。他当着曹操的面,一件件脱了个精光,然后才换上新衣服击起鼓来,面色从容,一点也没有羞愧的样子。曹操尴尬地说,本来想羞辱祢衡,却被祢衡羞辱了自己。向曹操推荐祢衡的孔融私下里责备祢衡,让他向曹操道歉。祢衡答应了。谁知道祢衡没有见曹操,而是在寒冬穿着单衣,拿着手杖数落曹操。
曹操尽管生气,但还是不愿杀他,就把他送给了刘表。临走的时候,还为他饯行。刘表也早就听说祢衡的大名,他见祢衡被曹操押来,就看破了曹操的伎俩,曹操不愿意背负杀名士的罪名,想让他来背负。刘表也不愿意背负这个罪名,对祢衡表现得十分热情,但祢衡却屡次顶撞冒犯刘表。不久,刘表就把祢衡送给了心胸狭窄的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的儿子黄射与祢衡交好,经常在一块吟诗作赋。有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恰恰有人献来鹦鹉,黄射就令祢衡当场作赋,祢衡文不加点,瞬息而就,一篇辞藻华丽的传世名作《鹦鹉赋》完成了。祢衡的声名更响亮了。但是在汉献帝三年的时候,黄祖大宴宾客,祢衡出言不逊,黄祖非常难堪,训斥祢衡,祢衡则反唇相讥,黄祖大怒,让人把祢衡拉下去受刑。祢衡更是破口大骂,黄祖怒火冲天,遂下令杀死祢衡。黄射闻讯赶来,但为时已晚。后来黄祖也后悔起来,原来自己为曹操、刘表背负了擅杀名士的名声,随即厚葬祢衡。
比老子晚100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无所知。”这句话和老子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自以为是,自我夸耀,是很多人尤其是有些成就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过去的成功往往是给人自信的,但是有人却把它发展成了自负。面对
复杂的局面和棘手的问题自以为是,既不听人言,又不做调研,往往给自己、给工作造成损失。在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够经常想想老子、想想苏格拉底的话,面对复杂的局面和棘手的问题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其性质、起因、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这样犯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