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评价,老聃贵柔。老子清楚地看到柔弱是生命的本质,明确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本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76章)。与“贵弱”紧相联系,《道德经》中有六处讲到“不争”,老子把“不争”列为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以水德譬喻“不争”之德,深刻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8章)。“贵柔”与“不争”是老子关于执政者道德修养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对执政者自身修养层面的要求,又是治国理世的策略和方法,更是一种胸襟、气度和眼界,处于不同岗位上的各级领导者,不可不认真学习和借鉴。
1.反者道动,弱者道用
“反”是“道”的运动状态,“弱”是“道”的行事手段。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天地万物就是个矛盾体,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立身处世,贵在居柔守弱,静观其变,把握转化时机,做到了这一点,就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事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看不清它的变化发展方向,因为它没有动,也就无所谓方向,可是一动,它的方向就明了了。所有运动着的事物都会朝着它的对立面转化,这就是道的运动状态。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有生便有死,天地万物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刻开始,便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生命多了一岁,那么离死亡的时间就短了一年。世人喜欢庆祝生日,不知这是高兴的事,还是悲哀的事。如果是庆祝自己离生命的归宿又短了一年,那倒是一种放达的情怀,如果要借庆贺生日祝自己长生不死,永远健康,那就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因为人不可能永远健康,也不可能长生不死,这不符合道的规律。宇宙间的天地万物之所以能一代代繁衍下来,在于它们很好地遵循了这一规律,万事万物的新陈代谢是道赋予天地万物的不易法则。
有生必有死,有强也必有弱。一个事物过分强大之后,必然要进入衰弱的境地。而一个弱小的事物,总是会不断积蓄力量,一步步走向强大。正因为如此,高明的圣人处世,总是知强守弱,韬光养晦,从不逞能,谨处柔弱之地,以柔弱为用,以柔弱胜刚强。在这个世界上,吃大亏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柔弱处下的人,而是那些到处逞能厂自以为是的人。喜欢打人的人常常挨人打,喜欢锋芒毕露的人常常死于自己外露的锋芒。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一个喜欢到处逞能的人,曹操到后花园去观光,感觉这园子太大,于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偏偏这杨修要逞能,说门内添“活,,是个“阔”字,认为丞相嫌这所园子太大了,于是让人改造,虽然这正合曹操的心意,却让曹操对杨修多了几分提防,认为他不是等闲之辈。不久,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精美的食品,曹操顺便在上面写了“一盒酥”三个字,这杨修便自作聪明拿着勺子一人一勺给分吃了。曹操问他何以如此,、杨修说丞相不是写了“一盒酥"吗?这三个字一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于是他就按丞相的意思给分吃了。曹操闻言大笑,但笑得意味深长。由于曹操身处乱世,不得不用重典治世,因此积怨甚多,找他寻仇的人也不少,他非常害怕在他睡着的时候有人来刺杀他,于是便对身边的人说,在他睡着的时候,最好不要靠近他的床,他有梦中杀人的习惯。一天,他睡着了,被子掉在床下,一个侍卫前去给他捡起来盖上,曹操一跃而起,拔剑杀了侍卫,然后又睡了。醒了之后,故作惊讶,问是怎么回事,随从回答说是被丞相梦中所杀。曹操叹息良久,然后说:“我喜欢梦中杀人,没有想到这次把自己的随身侍卫给杀了。”随即吩咐今后在他睡着时,任何人不要靠近他。这件事本来就这样完了,偏偏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杨修要一语道破曹操的心机,说不是丞相在做梦,是被杀的士兵在做梦。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曹操的耳中,于是曹操对这个能处处窥见他内心想法的家伙生出了杀机,后来便借扰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了。
常言道:枪打出头鸟。到处逞能、喜欢出风头的人往往会给自己招来是非,所以深知这个道理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比较谦逊谨慎,不露锋芒,这才是全身远祸之道。
高明的人处世不仅善于知强守弱,而且善于见微知著。他们能从细微的征兆中发现某种苗头,善于从没有征兆中发现征兆,他们明白什么叫无中生有。
其实天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逐步产生的,好事是这样,坏事也是这样。一个善于谋生的人,从不把现状视作永恒,视为理所当然,他们总是立足于现状从它的对立面看问题,并防患于未然,所以他们遇事总能从容应对,涉险如夷。所以,当身体健康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是金刚不坏之身,随便放纵自己,否则,病魔会不知不觉地上身。当然,也不要怨天尤人,说什么命运不公,至今一无所有,其实这没有什么关系,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就会从无到有,并一步步地变得富有。如果身居高位,也千万不要忘了居安思危,更不要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要谨防无中生有,因为“荣宠旁边辱等待”,自古以来皆如此。
世界是一个矛盾体,由强弱、长短、高下、进退、大小、贫富、贵贱、生死、盈亏等对立的因素构成,任何事物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朝着其对立的方向运行或转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状态,知强守弱是道的行事手段。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世界,遵循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规律,静观其变,等待时机,运用有效的手段促成事态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2007年初,世界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内外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投资者对此津津乐道,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很少有人去思考繁荣表象背后的危机。当李兆基高呼恒生指数有望突破4万点的时候,李嘉诚却频频提醒投资者须谨慎投资。
当年5月,李嘉诚又公开提醒投资者谨防泡沫经济破裂给自己带来灾难,当时很少有人将李嘉诚的忧虑放在心上,但很快,“5·30”股灾就席卷了香港金融市场,直到8月,港股在“直通车”消息的刺激下,才重新出现飙升的势头,投资者们很快恢复了信心,此时,李嘉诚再次发出警告,提醒人们注意美国的次贷问题。但他的善意提醒反而招来了一些股评家的讥讽,称李嘉诚的提醒完全是“不懂股票市场,,的外行观点。
2008年3月1 7日,港股再次出现危机,虽然在此之后港股出现了恢复性反弹,但是,李嘉诚认为,短期内如此反复震荡,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兆,他坚定地向股民呼吁,要以理性的投资来预防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8月,市场上传言内地将大规模在香港投资救市,港股再次飙升,李嘉诚一针见血地指出“利用此类消息赚钱是罪过”,再一次呼吁股民谨慎对待目前的形势。但是,香港股民又一次对李嘉诚的忠告置若罔闻。不久,美国雷曼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世界性的股灾来临,香港富豪们的财产在金融危机中大幅缩水,普通股民的理财投资更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
而在广大投资者对即将来临的金融危机视若无睹时,李嘉诚却迅速地将自己掌控下的南方航空、中远控股以及中海集运三大股票减持到最低,早在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李嘉诚就已成功套现100亿港元,从而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在从金融股票市场成功抽身的同时,李嘉诚还降低了房产价格,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他处理掉大批现房,回笼资金。他将回笼的资金用于加大对实业的投资,在香港“冬季”来临,人们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时,他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由于成功地预见了即将来临的金融危机,并有效地避免了巨大的损失,那些曾经嘲笑李嘉诚“不懂股票市场”的人,转而由衷地称他为“股神",但李嘉诚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个实业家。李嘉诚之所以能躲过这场劫难,是因为他懂得“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道理,所以能够在泡沫经济最辉煌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用柔性处理方式,成功地避免了经济危机,真正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道无所不在,表现为经济则为“经济之道”,表现为金融、股市则为“金融股市之道”。居官从政也好,为人处世也好,经商理财也好,都不能违背自然之道。物极必反是自然之道,盛极而衰是自然之道,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则是宇宙的自然之道。遵循这个自然之道,甘居柔弱,静观其变,就能把握住转化的时机,与时俱进,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还是记住老子的这一段话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好好揣摩,相信这无论是对领导者修身养性,立身处世,还是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而打开局面,建功立业,都会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