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大圣哲,老子俯仰天地,思接千载,运用直觉思维方式,探索天地长久存在的奥妙,深刻指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的“不自生”,便是无私欲,无私心,正因为天地无私欲、无私心,才成就了它们的大私,亦即“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7章)。老子这一无私寡欲反能成其私成其欲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他明确告诫世人尤其是肩负着治国理政重任的统治者,要效法天地亦即大道的“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就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是为了自己。生成万物而不白生,养育万物而不自利。天有长久之心,便有长久之事;不为自己生存,便有自己的长存。假如人们都像天地那样,处处把自己摆在最后,那么自己反而能占先;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正是由于自己处处毫不自私,反而能达到自私的目的。以其无私、寡欲反能成其私、成其欲的道理人人懂得,但把它提升到“天道”的层次来认识,老子确居首倡之功,其警世劝世功用是不可小视的。与无私寡欲紧相联系,老子还强调保持心灵虚静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这一观察大干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虚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为了遵循这一总原则,达到“知常曰明”,就不能造作妄为,就应在把握天地自然之道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如此,才能“没身不殆”。老子认为人生的忧虑与困惑,在于违背自然之理,存在各种私心杂念和欲望,而有了私心杂念和欲望,则不免会“妄作”,由“动”而“浑”而“浊”,解决的方法乃是以静制动,以清制浊,保持空虚而不盈满,涤除玄览,克服私心杂念和各种欲望。为此,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等四个重要命题,主张以虚心宁静的立场与态度,来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功利,达致大道。
1.大公无私,方能成私
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老子阐述了无私方能成其私的道理,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其意是说,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存,是为天下万物而生存,所以能长久存在。因为,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却总能处处领先,他置生死于度外,反而保全了自己。这岂不是由于他们无私吗?正因为他们无私,所以才能成就其大私。
在茫茫宇宙中有没有长生不死的东西呢?有,道就是长生不死的。但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在我们看得见的东西中有没有长生不死的呢?老子说有,那就是天地。所以,人们也常常用“天长地久”、“天荒地老”之类的话来表示相互祝福。
那么,天地为什么能长生不死呢?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之所以能长生不死,是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活着。它没有私心杂念,它生养了万物,无私地为万物的成长提供一切营养和能量,却从不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它有大功于万物,却从不干涉万物,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万物。万物都按各自的轨迹生老病死,完成新陈代谢。正因为天地永远都秉承大道的德性,无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既不为自己的生存考虑,也不偏爱某物,大公无私,坦坦荡荡,所以能长生不死。
人也是秉承大道而生,但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死呢?这是因为人有太多的欲望,每个人都是一个欲望体,几乎都是为欲望而活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些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手段都能使,什么欲擒故纵、过河拆桥、瞒天过海、偷梁换柱、口蜜腹剑、张冠李戴……花样百出,名目繁多,人人都是战略家,人人都是谋略家,一天天忙碌,一天天地耗损自己的元气,忘却了他人,迷失了自己,像这样又怎么可能长生不死呢?不仅不能长生不死,而且要想活得长寿也不可能,不仅活得长寿不可能,就是得享天年也不可能。
所以,得道的圣人立身处世,从来不妄存心机,从来不自以为是,他们也有欲望,但他们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会被欲望所左右。遇到好处,他们从来不捷足先登,不与民争利,正因为不与民相争,老百姓才敬仰他、推崇他、服从他,都愿意和他相处,于是他所在的地方,“三年成里,十年成邑”。大家都推举他,接受他的领导,听从他的指挥,于是他便“后其身而身先”,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圣人也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但他从来不贪生怕死,他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为养身而养身,为养生而贪图安逸。相反,他置生死于度外。正因为置生死于度外,所以恰好保全了自己。这就好比两军对垒,战斗即将打响,你要想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置生死于度外,奋勇直前,勇敢杀敌,只有打败敌人,才能保全自己。如果还没有交锋,就贪生怕死,临阵溃逃,对方乘势追杀,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还能活命吗?
因此,得道的圣人之所以能为世所重,是因为他们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把自己的身心等同于天地万物,不偏爱,不自私,自然而为。虽然他们处处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后,却能一路领先,光耀千古;虽然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身心考虑,但这恰恰能把自己的身心安然存放于天下。
事实是,天地不知生死,也就无所谓生死;无所谓生死,故能长生不死。人大多贪生怕死,时时刻刻把生死挂在心头,所以,人不得不死。
人之所以会被“生死”二字所束缚,原因在于人们太执著于自己的血肉之躯,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事事总想到趋利避害,结果往往为利所害。所以,老子非常推崇古代圣人的养生方法,他们“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即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血肉之躯,处处谦虚退让,却总能处处领先;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反而保全了自己。一句话,他们忘记了“自我”,却保全了自我。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人秉天地之精气,为万物之灵长,夺应超脱生死,淡看寿天,但由于很多人跳不出“自我"的圈子,成了井底之蛙不说,最后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也赔了进去。
每个人都不必太在乎“自我”,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谓“独木不成林,三人方成众”,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和周围的人和事打交道,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大家都想着趋利避害,这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有个度,如果一个人事事都只为自己着想,太在乎“自我”只想着占便宜而不想吃亏,那么他的好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社会的和谐在于彼此之间善于换位思考,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除非他想自绝于社会。可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谁能自绝于社会呢?鲁滨逊一个人流落荒岛上,虽然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形影相吊,但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离于社会,他用的刀、火药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那位独自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梭罗,在开创独自的家园时,他也需要有邻居给他提供斧子。可见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的生存也将会影响到他人的生存。
人与人之间需要同舟共济,而不是离心离德、损人利己,如果离开了这一前提去谈养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热带雨林里有这样一种植物,它靠攀附苍天巨树才能向上接受阳光的照耀。不过这种植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它接触到阳光之后,会迅速生长,直到抢占了所有的空间,将大树缠死为止。不过,在大树死亡不久,它也会因为得不到支撑和所需要的营养而迅速死亡。这真的是唇亡齿寒啊!
一个人要想活得有质量、活得长久,就不能太在乎利害得失。你要好好地活着,就得让别人也好好地活着,别人要是活不了,你的好日子恐怕也到头了。
滇池被世人誉为“高原上的明珠”,水质清新,环境优雅,自古以来就是周围百姓的主要生活用水。不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周边工业的发展,滇池的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了巨大破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污染等将这颗“明珠"变成了臭水潭。最可怕的后果是滇池的污染给沿岸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一向无病无灾的滇池居民,这些年被污染的滇池水折磨得不成样子,各种疾病肆虐,人们的免疫力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不得不花大力气,投放大笔资金来治理滇池,滇池周边的居民这才松了一口气。
可见,治理国家社会也好,养生也罢,必须忘记自我,把自我融于“大我”之中,这个“大我”不仅指我们周围的人及人文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我们要想好好活着,就得爱护自然,让大自然也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只有大自然健康了,我们人类的健康才有保障。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应回馈大自然。
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命题基础上,老子引申发挥,提出了著名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命题。在老子看来,不失去操守的人,与人交往才会长久;死了之后,名字还被人念叨,事迹被人讴歌,这样的人才算长寿。
在一个人所有的财富中,最值得珍视的莫过于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是一切,有形的世界和无形的世界都要通过我们的生命才能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就是一切。不过,相对于茫茫宇宙来说,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瞬,世界少了谁,地球照样转动,太阳照样东升西落,因此,相对于茫茫宇宙,个体的生命毫无意义。
可见,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矛盾体,它既珍贵无比,又一文不值,因此,天地并不因为我们是万物的灵长就偏爱我们,遗憾的是,我们却常常自以为是,诅天咒地,目空一切,仿佛我们就是宇宙的主宰。其实,我们不是主宰,我们只是被主宰,天地是万物的主宰,所以天地长生不死,我们和万物一样,都要被天地主宰,所以,我们的生命有限。
天地之所以能主宰,是因为它们无私无欲,万物因天地而生,也因天地而死,天地对万物无所谓恩,也无所谓怨,既不需要万物感恩戴德,也不在乎万物的诅咒和报怨,它至公至正,主宰着万物的生老病死。而人之所以不能主宰万物,是因为人性有自私的一面,故而有为、有求、有欲,很多人都不是为做事而做事,而是怀着某种目的去做事。试想,一个人整天利欲熏心,奔走于名利场所,忧心忡忡,患得患失,身心俱为物役,他又怎么可能主宰天下,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并寿呢?
一块巨石生于山间,它经过雨水的冲刷和寒暑的轮回侵蚀,会变成无数的鹅卵石,于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整块巨大的岩石,而是几十块、上百块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被河流带走,经过冲刷和碰撞,会散碎成更小的沙粒,到了此时,先前那块巨大的岩石已经不见踪影,只有无数的沙粒能证明它曾经存在过。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个体的生命渺小,我们就可以不珍视自己的生命。不能因为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我们就无所作为;更不能因为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瞬,我们就可以白暴自弃。其实,我们依然可以长寿,我们的躯体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轮回,但只要我们像天地那样抱着一颗“利济”之心,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的精神就可以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并寿,即使我们死了,形体化为乌有,我们的精神也将长存世间。
正如有位诗人所说:有的人死了,其实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人生苦短,一个人若醉心于名利,患得患失,处处只想自己,不思为他人和社会做点什么,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点有意义的事,整天无所事事,活得像行尸走肉,这样的人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人纵然生前富贵,也难免死后凄凉,难逃身与名俱灭的下场。而有的人虽然生命短暂,却抱有一颗济世度人的慈悲之心,心甘情愿地为老百姓做“孺子牛",虽然他们的生命很短暂,但他们的精神却长久地活在人们心中,比如鲁迅、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人生苦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抓紧时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才堪称“死而不亡”,是真正的长寿者。大公无私,方能成私的真谛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