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老子的政治基本主张是“无为而治",能够做到“无为而治”,那简直是达到圣人的境界了。那么,怎样才能“无为而治”呢?按照老子的观点,就是要人们能够顺应天道。老子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深知兵乱之灾和百姓所受之苦,因此,他总是在劝导人们别再折腾了,否则社会将会搞得无法收拾了,统治者自己也将自食其果。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是一种终极告诫。这话引起来倒是有些像现代佛家说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过,老子话的含义比佛家的因果报应更宽泛,老子意在告诫统治者只要违背了天道,违背了规律,管你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造成的,其刍果都是天网恢恢,一个也跑不了。
对于天道,我们不能确定它到底是什么。但是老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忠告,亦即要顺应规律办事,要做到不争、不言、不召。遵守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毛泽东在论述实事求是的时候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茗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坚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所有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下面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这一点。
西周时期,在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的时候,社会还算稳定。可是到了后来的统治者即位的时候,就变了样,他们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还不断发动战争,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舒反抗,制订了严酷的刑罚。据说在周穆王的时候就曾经制订了好几千条刑罚,割鼻子、砍脚是常有的事。可是刑罚再严厉,依旧阻止不了人民的反抗。到了周厉王的时候,行国家专利,霸占了全部的湖泊、更加变本加厉了,他宠信佞臣,宴河流,不允许百姓开采,还勒索百姓的财物,严酷地镇压他们。很多大臣听到这件事情之后,纷纷向后厉王进谏,说:“老百姓们现在都受不了了,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倒法,那就会闹出乱子来!”周厉王却满不在乎地说:“你们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因此,他就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人们谈论国家大事,还专门派人刺探那些批评国政的人。这样,人民也不敢公开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之后也仅仅使个眼色,就匆匆走开了。这就是“道路以目”这个典故的由来。
周厉王非常得意地对大臣们炫耀:“你看,这不是没有人议论了?”召公叹了口气说: “这怎么行呢?不让人民说话,那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呀!堵住河流将要决口,妄想堵住人民的嘴,那是要闯大祸的呀!”可是周厉王依旧我行我素,一点也不予理睬。
周厉王的暴政终于令人民忍无可忍了,几年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暴动,他们围攻王室,要杀掉周厉王,周厉王闻知后慌慌张张地从后门逃走,一直逃到彘这个地方才停下来。人民进入王宫后没有找到周厉王,可是有人探知周厉王的儿子逃到了召公的家里,于是就围住了召公的家,让召公交出太子。召公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出去才算保住了太子。周厉王走后,朝廷没有国王,大臣们就一块商议由召公与周公一块行使职权。共和行政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周厉王最终也没有回来,就在彘那个地方死去了。周宣王即位后,政策还算开明,社会还算稳定,可是周朝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了。
周厉王多行不义,其落魄结局令人可悲,作为天下之主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就是因为自己违背天道了吗?身为为政者就是应该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处处保持着一颗仁爱之心,遵从规律,谨防折腾。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登,生性善良忠厚,可是他的生母出身卑贱,因此就由孙权的妃子徐夫人养大。孙登对徐夫人的养育之恩铭记在心,可是徐夫人生性嫉妒,孙权就把她独自安置在吴郡。孙登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徐夫人也经常托人给孙登带来衣服。后来,就在孙登要被立为太子的时候,他请求孙权立自己的母亲为王后,这样当太子才名正言顺。
孙权问他的母亲在哪里时,孙登毅然说在吴郡。孙权呆了半天,他知道孙登感念徐夫人的养育之恩,他现在宠爱的是步夫人,因此就没有同意。孙权称帝以后,孙登就成了皇太子,孙权选了重臣来辅佐孙登。孙登十分谦和地对待这些官员,有时出门时还同乘一辆车,就像朋友一样,群臣对孙登非常满意,孙权也是十分放心。
孙权迁都建业之后,派孙登镇守武昌,让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孙登也是十分器重陆逊,陆逊更是尽职尽责。
孙登能够体察老百姓的疾苦,他外出打猎的时候,总是绕开农田,生怕践踏庄稼。有一次,他外出时突然一个弹丸擦肩而过,他的手下立刻寻找那个人,路上遇到一个手拿弹弓的人,大家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个人捉住了,可是那个年轻人却矢口否认,手下人打算严刑拷打,孙登立刻上去劝阻,并派人去找到飞过其身边的那粒飞丸与年轻人身上的弹丸做出比较,发现果然不一样,因此就下令把那个人放了。还有一次,他的手下竟然偷了孙登盛水的金器皿,这件事情被查清后,大家都打算严惩他,可是孙登说,他在自己手下服侍多年了,平时也没有做什么坏事,仅仅责罚一顿让他回老家吧。他还特意叮嘱身边的人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以免那人受到牵连。孙登做事情很有预见性,曾经有一年因为天灾粮食欠收,他认为这样一来一定会有很多盗贼,为此及时制订了相应的法令,结果成效显著。
正是由于孙登处事得体,因此深受孙权器重,当孙权亲征新城的时候,他就让孙登留守主持政务。可见,为政者肩负着立国安邦的重任,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心系百姓、国家,必须努力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
同时,在实际操作上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在老子看来,打仗需要出奇制胜,但治理国家则需要安定,需要使民休养生息,而不是瞎折腾。秦朝之所以成为一个短命王朝,主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好大喜功,实施了无休止的瞎折腾和暴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经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不留情面地评论道:“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大致的意思就融是说,秦始皇贪得无厌,思想偏激,觉得自己非常高明,不信任功臣,也不信任官员们,把治理国家的大道都抛弃了,施行严酷的法律,这是天下暴虐的开始呀!司马迁给秦始皇下的定论,流传后世,足以让后人警诫。
那就让我们看看秦始皇究竟如何瞎折腾而劳民伤财的吧。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就大兴土木,他重建秦都咸阳,每灭掉一个国家,就紧仿照那里的宫殿样式,在咸阳重新建造新的宫殿。据说,当时泾水和渭水沿岸好几百里,宫殿林立,富丽堂皇。可是秦始皇并没有满足,觉得宫殿还是太小了,就决定在咸阳对面的渭南上林苑中,兴建秦始皇一生中规模空前浩大的工程——朝宫。
秦始皇从民间征调了70余万人,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运来木材,为此,蜀山的木材竟然全被砍光了,又下令从蜀山运石料到关中,这项工程实在是浩大,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仅仅修建了阿房宫。唐人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极尽华丽的辞藻也不足以描绘出秦始皇的奢华。这位显赫一时的君主,对自己生前所获得的一切还不满足,还想让自己死后也像生前一样享受到尊荣。于是即位之初就在骊山修建陵墓,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前后近四十年。陵墓仿照皇宫的建制,完全按照他生前的日常起居布置,让人叹为观止。
秦始皇为了防范胡人的入侵,又征调大批百姓修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很多人累死在这座宏伟的建筑底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当时一经流传,世人更是对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咬牙切齿,对残暴无情的秦始皇充满愤恨。事实上,当时就流传着一首歌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是真实历史的鲜明写照。秦始皇的暴政被后代史家大书特书,对其本人颇多微词者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为了汲取历史的经验,让后人借鉴。因此,老子关于治国理世“不妄为”、“不折腾”,多为人民着想的理念,也就更显示出他的真知灼见。
在小说《白鹿原》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经历过晚清、民国社会大动荡的关中大儒朱先生死后,棺材里放了一块砖。“文革”期间,有红卫兵组织要“破四旧”,挖了朱先生的坟。结果除了朱先生的遗骨以外,只搜出了这块经过烧制和打磨的砖头。经老师辨认,砖的一面上刻着六个字:“天作孽,犹可违”;另一面也是刻着六个字:“人作孽,不可活”!一学生愤怒地抓起砖头一摔,那砖头没有折断却分开了两层,里面赫然刻着七个大字——“折腾到何日为止!”
“折腾到何日为止”,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近代以来几十年大动荡的愤慨,也能够让我们了解今日大好局面的来之不易。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不折腾”三个字恰恰是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最朴素的声音,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最能体现出党、体现出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