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
·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
老子的一句格言,是中国古今领
·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这里面的
·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
·
老子《道德经》泄露的3条“天
·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
·
老子:什么是有德之人
·
《老子》是中国人必读之书
·
老子: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
·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
·
历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过《道
·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
《老子》10句智慧精髓,道尽
·
老子为何说水最接近于道
 
   
尊道贵德篇之《修道悟道、韬光养晦》

人们为什么要去修道悟道,道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它到底像什么?这个问题不好说,要是好说,就不用去修,不用去悟,直接口口相传就是了。

道无形无状,它是一种虚无真空的境界,它的能量无穷无尽,创生一切,包容一切,宇宙的一切都在它的葫芦里。所以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德经》第4章)。“冲”是什么意思?“冲”是与“盈’’相对而言的,就是谦冲之意,虚而不满、源远流长之意。“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因为谦冲不已,所以能甘居卑下,汇积起源源不断的能量。譬如大海,因为谦冲,甘居低洼之地,百川不远千里而来,于是汇积成深不可测、浩瀚无边的渊薮。尽管百川千年不息地灌注,但它永远没有盈满的时候无论人类怎么汲取,它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道’’就是这样一个永不盈满,永不枯竭的聚宝盆。

正因为它博大精深,无穷无尽,所以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宇宙万物,它是宇宙万物的渊源。没有它,宇宙万物就会枯竭。

不过,尽管它功德无量,却总是谦冲白守,没有自己的锋芒,没有半点纷乱之象,隐蕴自己的光辉,和光同尘,与万物融为一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它。

虽然“道"幽远玄妙,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闻不见,但它确确实实存在,我们甚至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反正在天帝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人们修道悟道是为了什么?就是要像道那样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自然平凡地活着,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掩敛自己的锋芒,排除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和光同尘,平平静静地对待生活。一个人要是有了这样的境界,那么置身盛世之中,他能安享太平;置身乱世之中,他能全身避害。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就是其中之一。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历任军职。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他奉诏以卫尉卿、灵武郡太守等职领兵讨贼,屡建战功。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仓皇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督诸路军马,继续讨贼。两年后,与广平王李豫一道,统率番汉兵将十五万,收复长安。肃宗亲自前往灞上犒劳将士,感慨万千,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但是由于他的功劳太多,威望太高,所谓功高震主,唐肃宗对他的戒心也油然而生,惟恐他尾大不掉,成为又一个安禄山。于是派出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前往郭子仪部监军。

尽管鱼朝恩对军事一窍不通,却代表朝廷处处干预军事,致使郭子仪无法统一指挥各路王师,在战场上,各路军马互相观望,进退失据,终致相州惨败。没有办法,朝廷只好诏令郭子仪为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统一节制各路军马。鱼朝恩对此更加嫉妒,造谣中伤,密告郭子仪许多不是,唐肃宗明知这是谣言,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趁机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责令其回京述职。郭子仪奉命回京闲居,没有一句怨言。

郭子仪回京后,战局急转直下,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吐蕃又趁机进犯长安,局势危在旦夕。朝廷众臣纷纷要求起用郭子仪,肃宗不得已,于是诏令他为诸道兵马都统,不久又赐爵为汾阳王。此时的唐肃宗已病入膏肓,行将作古,临行时,对郭子仪说:“河东的战事,完全仰仗将军了!”

肃宗死后,广平王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代宗也非常忌讳郭子仪的功劳和威望,怕驾驭不了他,于是听信宦官程元振的谗言,借机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命他督造肃宗陵墓。对此,郭子仪同样没有一句怨言,安然领命,一面督修肃宗陵墓,一面把肃宗在世时所赐给他的千余份诏书敕名,统统上交朝廷,以示不再过问军旅之事。代宗见郭子仪如此做法,猛然醒悟,心生惭愧,对他说:“朕不德,治大臣忧,朕甚自愧,白今公毋疑。”

不久,梁崇义窃据襄州,叛将仆固怀恩屯汾州,暗中勾结回纥、吐蕃侵扰河西、径州,进犯奉天、武功,直逼京师。代宗仓皇离京,前往陕州避难,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领兵拒敌。此时的郭子仪自罢官回京后,平常所带将士大多离散,身边只有数十骑。但形势危急,容不得他多想,他一路南下,一面抽调民兵补充队伍,一面收集逃兵败将加以整编,总算凑了几千人。不久,部将张知节领兵前来汇合,于是在洛南阅兵,屯于商丘,军威大震,吐番军闻之,不战而退,郭子仪再次收复两京。随后又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平息了“安史之乱。”

晚年的郭子仪,退休家居,忘情声色。一天,尚未发迹的卢杞前来拜访他,此时他正和一班歌伎混在一起寻欢作乐。听说卢杞来了,立即让所有的女眷和歌伎回避,谁也不许出来见客。他和卢杞谈了很久,待之甚恭,卢杞尽兴而去。客人走后,家眷们问他:“大人平日接见贵客,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说说笑笑,今天接见一个书生为什么要如此慎重呢?”他说:“你们不了解卢杞这个人,他很有才干,但心胸狭窄,报复心强。而且他的长相不好看,半边脸都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最爱笑,看见卢杞的半边脸,不笑才是怪事,你们一笑,他就会怀恨在心,将来等他发迹显贵,掌握了生杀大权,你们和我的儿孙,恐怕没有哪一个活得成!”后来,卢杞果然作了宰相,过去那些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人,大多被他杀身抄家。但郭子义一家安然无恙,即使郭家子孙中偶有些不法之事,卢杞还会想办法予以保全。因为他认为过去别人都看不起他时,郭令公却非常看重他,大有知遇之恩的意味。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郭子仪为人处世几乎处处合于老子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经大法,他带兵素以宽厚著称,对人也很忠厚,所以士卒乐于效命,屡建奇功。朝廷需要他时,接到命令就立即行动,绝不拖延;朝廷怀疑他、罢免他时,他也能安然接受,从不发一句牢骚,说一句怨言。所以屡黜屡起,成为朝廷的栋梁,国家的柱石。他大肚能容,与人为善,即使鱼朝恩派人挖了他的祖坟,他也不怀恨在心;别人都看不起卢杞,他却待之若上宾……真正做到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虽然身处乱世,却能全身避害,成就盖世勋业,善保子孙,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一代名臣。

可见,大道无为,却又无所不为,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言不虚。

点击数:3120  录入时间:2011/5/23 【打印此页】 【返回
本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Copyright @ 2005-2011 中国老子网 邮箱:laoziguli00168@163.com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6772号    技术支持:华夏网络

豫公网安备 4191090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