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
司马承祯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官之途,而喜方外游。曾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勤学苦读,深得潘师正赏识,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后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
据唐代李勃的《王屋山贞一司马先生传》载有潘师正与司马承祯论道曰:“我自简寂传授正法,至汝六叶矣。”“简寂”者,南朝宋明帝谥号陆修静为“简寂先生”。自陆修静开始,经孙游越、陶弘景、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已是第六代上清高道。
由于上清派高道第三代陶弘景隐居茅山,并影响甚大,现道教学者均普遍将陶弘景后的上清派被称为茅山宗。并认陶弘景上清派茅山宗第一代宗师,则司马承祯亦为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传人。
司马承祯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令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句,刻为石经。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以奏上之飞。(见《旧唐书·隐逸传》)于王屋山飞升,飞后,唐玄宗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
《新唐书·隐逸传》载:武则天曾召其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对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夫心目所知见,每损之尚不能已,况攻异端而增智虑哉!”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广成之言也!”他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甚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帔。
《旧唐书·隐逸传》载:“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玄宗又遣使迎入京,亲受法箓,前后赏赐甚厚。十年(公元722年),驾还西都,承祯又请还天台山,玄宗赋诗以遣之。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又召至都。玄宗令承祯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焉。”并按照他的意愿,敕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
司马承祯与当时达官雅士陈子昂、李白、宋之问、孟浩然、贺知章等九人交往甚密,时人称为“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的著作很多,最主要者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坐忘论》一卷,《修身养气诀》一卷,《服气精义论》一卷,《采服松叶等法》一卷,《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一卷,《素琴传》一卷,《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等。其中《坐忘论》和《天隐子》,是其修道思想的代表著作。